学术东莞大家谈 | 支持基于AI大模型的工业软件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
东莞+ 2025-02-11 11:13:4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稳定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产业空间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软件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支撑技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工业软件产业有望成为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成为我国抢抓新技术革命机遇的战略支点。同时,大语言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已经在软件工程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大力发展基于AI大模型的工业软件业,对于当前的东莞而言是极为迫切的。

一、发展基于AI大模型工业软件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AI大模型能够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代码的自动生成,形成原生的AI应用,降低开发门槛,改善开发体验,带来开发效率的变革,帮助东莞企业更快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工业软件,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其次,AI大模型将重构软件的架构体系,推动软件从“面向过程架构”向“面向目标架构”转变,从“以人为中心,AI为辅助”向“以AI为中心,人为辅助”转变,帮助东莞工业软件业向更高层次、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再次,AI大模型的发展也将降低软件开发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工业软件的开发中来,这有助于缓解东莞软件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最后,AI大模型在赋能软件之后,更新后的软件又能赋能千行百业。通过发展基于AI大模型的工业软件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形成东莞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

二、东莞工业软件业发展现状

东莞的工业软件业总体发展势头很好。2022年,东莞软件业营业收入为357.5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463.4亿元,同比增长47.4%,高居全省第一,高出全省、全国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东莞工业软件产业涵盖了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东莞工业软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由松山湖管委会携手华为云共建的松山湖开发村成为东莞软件核心“生产车间”。东莞知名的工业软件企业有:东莞市美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总线工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但是,东莞工业软件业相对深圳、广州等产值近万亿元的城市的软件产业来说,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东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透露,超七成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使用外地供应商产品及服务,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80%被国外企业占据,100%被市外企业占据。

三、东莞工业软件业发展的优势

东莞工业软件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显著优势:一是产业基础雄厚。东莞拥有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为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动工业软件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东莞已有超过9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约占全市总数70%。二是政府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东莞积极构建国产操作系统核心软硬件自主供给体系,支持企业开展国产操作系统测试适配认证。鼓励企业加入鸿蒙等自主产业生态,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在政策引领下,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东莞工业软件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三是软件产业链渐趋成熟。东莞本地企业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协同发展态势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增强整体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东莞工业软件产业正逐渐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四、东莞工业软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内工业软件产业共同存在的问题有:产品体系化发展程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且综合集成应用率低;产业链协同程度低,技术壁垒限制高,上中下游合作效率低;产业生态建设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力度不足,品牌效应不显著。

目前,东莞工业软件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短缺。从全国来看,预计2025年工业软件人才缺口为12万。由于工业软件从业人才收入低于国外知名企业及国内互联网企业,加上深圳和广州的“虹吸效应”,东莞难以为工业软件业引进足够的人才。其次,东莞工业软件企业的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为: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关键技术自主性差、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再次,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由于工业软件研发周期长、迭代速度慢,与通用软件相比适用场景窄,导致软件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不强。除了华为终端之外,东莞多数工业软件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投入都低于国际水平。

五、支持基于AI大模型工业软件业发展的建议

利用AI大模型赋能工业软件,有助于降低行业人才门槛,缓解人才短缺问题;有助于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产品迭代的速度,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东莞要大力支持基于AI大模型工业软件的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22年11月,东莞发布了《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5年)》;2024年9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了《东莞市关于加快培育国产基础软件生态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确实加快了东莞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国产操作系统的普及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政策精准度,在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国内AI大模型与东莞的工业软件企业协同创新。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专项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国内外工业软件专家和技术人才。重点支持本地高校培养工业软件人才。工业软件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学习曲线陡峭,培养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因此,支持本地高校设立工业软件学院,强化学生的工业软件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并鼓励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探索建立软件企业与校园的双轮岗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加大产业生态优化力度。推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优化供应链结构。建设产业园区或创新平台,促进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生态圈。建设工业软件产业资源对接平台,推动智能制造企业与工业软件企业“结对子”,促进产业上、中、下游企业的深度融合,以应用为牵引,加强宣传,以点带面,推进工业软件的应用推广。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建立软件著作权的快速预审机制,提供快速受理、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加强工业软件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帮助其提高国际影响力;加大对盗版工业软件的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从事工业软件盗版活动的企业、组织及个人;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聚焦工业软件产业开展专业化服务,提升专利服务的质量。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基于AI大模型的工业软件有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东莞工业软件业将实现质的飞跃,加快东莞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 陈搏 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文字: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