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智能产品开发,聚合催生新质生产力。
市发展改革局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1+1+N”算力供给体系的构建,加快人工智能重大发展平台布局,旨在为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
东莞日报:构建“1+1+N”算力供给体系需要统筹调度市内外N个智算资源,发改局将如何协调各方力量,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东莞新型工业化?
市发展改革局: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工作部署,市发展改革局牵头整合我市算力资源,打造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加快构建“1+1+N”算力供给体系。首先,“1+1+N”的第一个“1”就是建设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该项目已部署建设100P智能算力,将加快开发制造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和企业场景应用模型,全面赋能我市先进制造业。第二个“1”是建设1个东莞市算力服务平台,该项目在滨海湾新区打造全市算力服务平台,统筹全市算力资源,形成我市算力、算法资源“一张网管理、一体化运营”,以高效、便利的方式为我市企业、高校院所等提供智算服务。最后是要对接市内外“N”个优质智算资源,用好市内算力资源,主动对接深圳、广州、韶关等地算力,用好电信、联通、移动、鹏城云脑等N家智算资源。
东莞日报:关于为企业、高校院所提供“智能算力+大模型训练推理+小模型开发平台”一站式服务,市发展改革局将提供哪些资源支持?
市发展改革局:市发展改革局将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为抓手,为企业、高校院所提供算力算法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大模型中心定位是东莞市首个面向人工智能业务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由东莞市数字集团作为建设及运营单位开展项目建设。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为依托,将沉淀行业数据和场景应用,联接产业、生态、人才、科研,面向先进制造业构建行业大模型,面向我市企业提供AI智能算力服务和AI应用场景模型,赋能传统产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搭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普惠易用的算力算法服务,支持人工智能赋能东莞市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将整体建成100P国产化智能算力、3个制造业基础大模型、2个制造业垂直领域大模型,服务东莞市企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支撑更多领域用户使用公共算力以及大模型应用场景,初步构建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