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城际和高铁、火车站作为城市和区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量的客流运输任务,部分站点和线路的客流增长显著;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增长和返程高峰的出现,反映出自驾出行的普及和人员流动的频繁;水上交通的稳定运营和良好上座率,为东莞的交通网络提供了补充……2月5日,记者获悉,春节期间(除夕至大年初七),东莞的交通呈现出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从地铁城际到高铁火车站,从高速公路到水上交通,各交通线路和站点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客流变化。
地铁、城际:
客流平稳,部分站点表现突出
据统计,春节期间,东莞地铁2号线安全运送乘客72.91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9.11万人次,较2024年春节同期减少7.46%。其中,2月4日(大年初七)当天线路客运量达到12.21万人次,为春节假期八天中的单日最高。鸿福路站、虎门火车站和旗峰公园站成为日均客运量排名前三的车站,分别为2.01万人次、1.04万人次和0.89万人次。尽管整体客运量有所下降,但部分站点的客流集中仍体现了地铁在城市内部交通中的重要性。
广惠城际累计发送旅客达40.80万人次,日均发送量为5.10万人次,显示出城际交通在假期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番禺站、西平西站和西湖东站成为旅客发送总量前三的车站,分别发送旅客9.79万人次、4.50万人次和4.27万人次。2月2日至2月4日迎来客流高峰期,旅客发送量分别达6.30万、6.85万和8.57万人次,反映出节后返程的集中出行需求。
高铁、火车站:
客流分化,东莞东站创新高
虎门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春节期间,该站累计发送客流12.34万人,较春运同期增加10.28%,累计到达客流11.58万人,较春运同期减少16.89%。预计节后返程客流高峰在2月5日至2月7日和2月14日至2月15日,预计到达客流单日最高峰可达到3.5万人。另外,自1月14日春运以来至2月4日,虎门站累计发送客流41.63万人,较春运同期增加18.43%,其发送客流的增长显著,反映出其在区域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东莞南站在春节期间共发送48837人次,到达59443人次。尤其是2月2日至4日到达客流分别为10996人次、12642人次和14121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61.21%、77.93%和71.25%,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反映出其在节后返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春节假期八天,东莞东站到发旅客达14.8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13.9%,创近六年来春节假期日均客流新高。其中,发送旅客5万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2%;到达旅客9.8万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1%。尤其是2月4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达到32273人次。东莞东站的客流增长反映出东莞作为务工人员重要目的地的特点。
东莞站在春节期间,东莞站的发送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具体来看,1月29日发送人数为4093人,随后人数逐渐增加,至2月3日达到最高点11094人,之后在2月4日略有下降至10745人。而到达人数方面,1月29日东莞站到达人数为4490人,之后人数波动较大,2月4日的到达人数为18618人,显示出较高的客流量。
高速公路:
车流量增长,返程高峰明显
据广深高速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深高速东莞段出入口总车流达到139万多车次,同比增长5.15%。
而东莞交投下辖高速公路春节假期出入口车流为384.13万车次,日均48.02万车次,返程高峰为2月4日,车流量达到78.14万车次。
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增长和返程高峰的出现,反映出春节期间东莞及周边地区的人员流动频繁,自驾出行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水上交通:
航线稳定,上座率良好
水上交通方面,春节假期,虎门港澳码头至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共接待出境旅客469人次,入境旅客861人次。据统计,自1月14日春运以来,共接待旅客4944人次,较同期增长3.1%。其中,出境高峰期为1月15日至1月27日,平均每航班122人次,上座率为61%。
另外,于2024年8月8日开通的虎门—珠海海岛航线,截至2025年2月4日,共接待珠海海岛航线往返旅客27395人次,其中春运期间共接待旅客2710人次,上座率为62%。
可以说,水上交通的稳定运营和良好的上座率,为东莞的交通网络增添了多样性和便利性。
此外,东莞还推出了“免费公交”惠民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和城市的吸引力。总体来看,东莞在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行平稳有序,各交通方式相互配合,为市民和旅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展现了东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强大“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