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碣沙腰:添丁花灯“点亮”年味
东莞+ 2025-01-30 20:53:59

在东莞石碣镇沙腰村,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每至农历新年,添丁花灯便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承载着浓浓的年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灯”礼,作为不少东莞人过农历新年不可或缺的仪式感,让花灯制作在新春前夕进入了忙碌的高峰期。

走进沙腰村,便能看到添丁花灯手艺人梁帝安和家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正为新春的到来精心制作着一盏盏花灯,这些花灯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梁帝安是家中这门手艺的第三代传人,三代人接力,让制作添丁花灯的技艺传承了上百年。在石碣镇,他也是为数不多坚守这门手艺的人,这一干,就是50多个年头。

制作添丁花灯的工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梁帝安介绍道:“破竹子、扎制骨架、贴上‘公仔纸’……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制作一盏挂在客厅的普通花灯,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而大型花灯的制作则更加费时费力。

今年,儿媳单凤清也加入到花灯制作的队伍中,跟着梁帝安学艺。她拿着破好的竹子,小心翼翼地掰出棱角,用胶带扎成灯架,再仔细确认是否扎实,而后将一幅幅印有“迎春接福”“天姬送子”“灯花报喜”等吉祥图案的“公仔纸”粘贴到灯架上。单凤清说:“那些比较大的花灯,我还在学习阶段,目前只能帮着做些体积小、简单的。”

制作添丁花灯,材料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必须用黄竹,然而,目前市面上黄竹已经很难寻觅。单凤清表示:“最近,我们已经做了50多盏花灯,就是搭框架时因为黄竹的稀缺和处理起来繁琐,要多花些工夫,其他还好。”也正因黄竹的稀缺,用其制作的花灯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在农历新年前,订购花灯的人络绎不绝,大多是老人家为孙儿行“开灯”礼所用。行“开灯”礼的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十,每个村的时间略有不同。比如年初一“开灯”的,老人家就会提前一至两天把花灯拿回家挂起来,大的挂在正厅,小的放在土地公处,一直点灯至正月十五,寓意平安吉祥。

一盏盏做工精美的添丁花灯,不仅装点了新年的氛围,更构成了一幅瑰丽的文化景象。它们见证着人们对于家族、信仰和传统的坚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石碣沙腰村新年里最温暖、最具文化韵味的符号,在岁月的长河中,持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将这份传统的年味代代相传。

文字:刘维佳 通讯员:梁雪君 图片:石碣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