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少儿春晚创意短片《未来的冠军》中,出现了黄江小轮车选手刘浩冉的身影。该短片聚焦运动天赋萌娃,讲述孩子们关于梦想的故事,展现他们对运动的热忱、对未来的期待、对梦想的渴望,相信他们“梦想为翼,冠军可期”。

早在2024年10月,年仅12岁的东莞黄江小轮车运动员刘浩冉便在“FISE极限运动世界巡回赛·上海站”自由式小轮车男子青少组公园赛上,首次代表国家队夺得冠军。2024年11月9日—11日,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小轮车(自由式)锦标赛在东莞黄江小轮车训练基地举行。其中,刘浩冉获得男子乙组个人赛冠军。
刘浩冉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参加比赛很紧张,但是有了爸爸妈妈的鼓励,教练的帮助,心理压力慢慢缓解,成功挑战高难度动作非常开心。”“小轮车让我变得更勇敢,这是一项非常酷的运动。”刘浩冉与小轮车的结缘早在他6岁的时候,在滑板公园看到有人在玩小轮车,他一眼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便加入张智勇的俱乐部学习。仅用四年,便达到运动健将的水平。
从公园小童成长为世界冠军,其中重要转折点是加入黄江体校之后。张智勇介绍:“一直以来,我都带着刘浩冉训练,但俱乐部场地有限。为了参加全国和国际赛事,有更好的场地给高水平选手发展,我接受了黄江体校校长魏健强的邀请,担任体校教练。随后,在黄江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更多高水平运动员来到了东莞黄江训练。”
“东莞的骑行氛围火热,黄江积极打造‘骑乐黄江’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小轮车运动,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黄江政府高规格筹备建设了黄江小轮车体育训练基地,完善的硬件设施让小轮车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好的训练,这也是吸引教练和运动员来到东莞的重要原因。”张智勇相信,有了优质的训练场地支撑,能吸引更多国内和国际选手前来,未来将培养出更多小轮车项目优秀人才。
据悉,黄江小轮车体育训练基地占地一万平方米,集训练、教学、比赛、花式自行车体育表演于一体。比赛场区由一个出发台、五条直线赛道、三个沥青弯道和一个终点门共同构成,建成以后将获得国际自盟和奥委会认证,可承办国家级和国际级赛事。该基地还配建有体能馆、小轮车配套用房、室外标准田径场等。综合楼可以同时容纳120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学习、训练和生活,里面设有康复理疗、报告厅、饭堂等功能区。
场地带来了机遇,比赛带来人气,黄江蹚出一条文旅体融合的新路子。政府搭台,企业办赛,运动员炫技。从自行车到小轮车、平衡车,黄江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优势,携手企业擦亮“骑乐东莞”品牌。
长达17公里的黄牛埔绿道全线完成闭环,5条移步换景的骑行路线加快打造,可承办国家级赛事的小轮车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完毕……目前,黄江正积极推进骑行运动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营造以生态为本底,多功能复合的骑行运动场景持续涌现。
骑乐黄江,在骑行中感受乐趣标榜生活态度,在骑行者身上读懂黄江顽强不屈的体育精神。在“骑乐黄江”品牌的引领下,黄江通过整合城市资源,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塑造独特的标签,提升黄江的文化底蕴,让黄江小轮车项目有流量,体育人才有“留量”。黄江以小轮车跃出大发展,谱写体育事业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