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小雨,东莞的蓝天白云又回来了。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1-12月,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东莞空气质量排名第19、PM2.5浓度排名第13,双双跻身前20强榜单。

2024年东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多项指标创最佳成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2,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同比2023年改善3.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3%,为“十四五”以来最好成绩,同比2023年改善0.5个百分点;其中优206天(同比增加41天),良121天,轻度污染37天,中度污染2天(同比减少4天),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主要大气污染物中,PM2.5、PM10、O3、NO2、SO2浓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4.8%。
过去这一年,东莞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市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守护“东莞蓝”迈上一个台阶。

这一年,强化工业源治理减排。自2024年1月1日起,全市燃气锅炉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全市燃煤自备电厂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玻璃行业企业实施深度治理。实施基于环境绩效的差异化管控,指导332家重点VOCs企业完成分级评价,帮扶208家VOCs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完成511个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问题整改。制定《东莞市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用活性炭更换技术指引(试行)》,建成“码上莞理”活性炭信息化监管系统,将全市714家使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重点企业纳入应用。持续加强涉VOCs企业帮扶,针对工业园区开展常态化VOCs走航监测,整治异常VOCs高值点位197个。对217家涉气重点源企业自动监控系统开展全覆盖专项排查,推动105家问题企业完成整改。

这一年,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识别全市7类高排放车辆并实施检验和维修治理重点监管,对全市用车大户、重点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强信息化监管和抽查抽检,累计检查柴油车8870辆次、非道路移动机械2387辆次。建立健全黑烟车闭环监管机制,推动检验不合格车辆维修4610辆次,开展多轮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检查,对31家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检验机构进行立案处理。推动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广新增新能源汽车超过10万辆,推动5812辆国三柴油货车淘汰。
这一年,完善扬尘污染防治制度建设。《东莞市扬尘污染防治规定》顺利出台,2025年1月21日东莞市人民政府令第167号公布,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通过出台24项关于扬尘污染防治管理的措施,以有效降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进一步提升东莞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运会的决胜之年,东莞将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坚持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源头防控,大力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持续深化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开展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重点领域治理,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