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3,仲恺绿色制造体系再添“新绿”
惠州头条 2025-01-15 17:43:21

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仲恺高新区三家企业上榜,跻身“国字号”绿色工厂行列,占据了全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不断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向低碳转型,逐“绿”前行。截至目前,全区累计1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和78种产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制造名单数量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制造业“绿”意渐浓。

 

新增3家企业晋级国家级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单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4年度绿色工厂名单中,位于仲恺高新区的广东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责任公司、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榜上有名。

那么,绿色工厂究竟“绿”在哪儿?关键看企业生产过程内在含“绿”量。

 

广东伊利乳业有限公司。

一盒优酸乳从灌装到最后成品装箱需要多久?答案是5分钟。在广东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广东伊利”)加工车间,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灌装机准确无误地把调配好的液奶灌进包装盒,一盒盒优酸乳被机器自动装箱封口,集约化生产场景处处彰显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全新脉动。

“数字时代,伊利集团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环保战略目标,广东伊利紧跟规划对工厂进行转型升级。”广东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金耀介绍,作为伊利集团在华南地区唯一一家液态奶生产基地,公司引入制造执行(MES)、数据采集与监测(SCADA)等系统,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的设备连接与数据汇集。在环保方面,公司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如污水蒸汽主管路冷凝水回收、中水回用等,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排放。同时,企业在厂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2MWp,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200万kWh,年标煤节省量约1.3万吨(折算数),年二氧化碳减排量4.2万吨。

 

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责任公司东江智造中心俯视图。

同样坐落在东江科技园的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艾比森”),深耕LED显示领域23年,紧跟国家绿色转型战略步伐,以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推动稳健增长。艾比森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原材料管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通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制造出了更低碳、更节能的LED显示产品。2023年6月,艾比森A系列产品率先完成碳足迹核查,目前,艾比森已有数十款产品获得TÜV南德碳足迹核查声明。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则专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类新型智能穿戴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服务。龙旗电子建设的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工厂集成系统项目,实现了车间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故障时间和产品报废率,实现生产设备物联化生产过程监控实时化、生产过程决策智能化,形成面向 ODM行业的智能工厂的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标杆。

 

开展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

在仲恺高新区,这样的“绿色力量”还有很多。惠州康冠通过引入绿色工厂的设计和管理理念,从“绿应用”“绿能源”“绿产品”着手,把绿色管理体系融入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中;德赛电池通过各项节能改造及设备节能选型投入等措施,综合能源消费呈逐年下降趋势;亿纬锂能利用园区屋顶资源、地面停车场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建成20兆瓦光伏电站,年二氧化碳减排量1.6万吨,相当于种植93万棵梭梭树,同时大力推行循环利用,积极构建“废旧锂电池-化学材料-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多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制造号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成功打造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数据显示,2024年仲恺还新增惠州市华阳精机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惠州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6家省级绿色工厂。

 

惠州市艾比森光电有限责任公司COB制造车间。

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创建,是企业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成果,也是仲恺高新区积极完善绿色园区运行机制,加快实施绿色改造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变“优”、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高”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以“绿”破题,积极推动企业创建“绿色工厂”,从分级培育入手,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库,为传统企业开展节能和数字化转型诊断,引导企业提升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水平。截至2024年12月,仲恺高新区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区累计1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2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分别是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的发光二极管绿色关键公益系统集成项目和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彩电绿色供应链系统建设项目);以及78种产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

未来,仲恺高新区将深入开展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不断推动绿色制造体系提质增效,以企业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含金量”,降低“含碳量”,持续擦亮仲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李淳江 

一审:李柏平  二审:刘恒志  三审:卢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