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职教动能|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立足潮流产业,精塑数智人才,探索新质职教
东莞+ 2025-01-06 17:40:02

编者按:

挥笔题诗书吉庆,开樽雅兴话丰年!2024年,经过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东莞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从建设党建工作品牌,到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从产业学院全覆盖,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从技能赛场“匠”人辈出,到现场工程师班的校校落地……东莞中等职业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东莞乃至大湾区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了东莞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促进就业创业、增进人民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东莞日报特别推出“2024职教动能”系列报道,走进东莞职校,深度展示东莞职校赋能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高效动能。敬请垂注。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在东莞制造业向智能化、创新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东莞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为例,学校不仅基于区域产业需求规划专业布局,强化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还立足特色产业,结合数智化发展趋势,精塑数智人才,探索新质职教模式。例如,该校艺术专业部,积极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职教实践模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及时看见
需强化专业与产业的适配性

东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凭借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荣膺中国潮玩之都的称号。在这一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潮玩行业作为新兴潮流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对东莞职业教育语法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艺术专业部部长、全国模范教师叶喜对东莞潮玩产业的发展有着敏锐的触觉。他认为,潮玩行业融合了创意设计、艺术文化、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元素,其产品从创意构思、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营销推广,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如潮玩的设计需要紧跟时尚潮流与文化热点,运用数字化设计工具进行创意表达;生产过程则依赖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如3D打印、精密模具制造等,以实现个性化、高品质的产品制作;而营销环节更借助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开展精准营销与品牌塑造。

然而,传统育人模式与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有着诸多矛盾。一方面,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侧重于传统制造业技能培养,缺乏对潮流文化、创意设计等前沿知识的系统传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意能力,无法满足潮玩行业对创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与产业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在进入职场后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企业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要求。此外,人才培养缺乏对市场动态需求的敏锐捕捉,未能及时根据潮玩行业快速变化的潮流趋势和消费者喜好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在市场适应性方面存在欠缺。

作为艺术专业部部长,叶喜从未停止过思考:只有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数智新文创产业需求,才能为潮玩行业的持续繁荣以及东莞在潮流文化领域的领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推动东莞从制造名城向智造强市和潮流文化创新高地加速迈进。

探索创新之一:
紧扣潮玩之都定位,实现产业文化与课程融合

鼎故革新,课程先行。

“需要深度挖掘东莞市作为潮玩之都的丰富文化底蕴,将潮流化全方位融入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改革探索前,叶喜强调了文化与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在课程设计上,不仅涵盖潮玩设计、潮流服饰设计、潮流音乐创作等直接相关领域,还拓展至潮流文化历史、潮流艺术鉴赏、潮流趋势分析等理论课程,构建起全面且独具特色的课程架构。例如,在潮玩设计课程中,深入剖析东莞本土潮流文化元素,如莞城的骑楼文化、虎门的海战文化等如何巧妙融入潮玩创意,使学生的作品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潮流时尚感。

同时,在专业改革中,学校还积极引入本地潮流文化机构和知名品牌参与教学实践,与东莞本土企业海霖动画合作,开展《吉祥宝宝海霖画片制作项目中,大量融入了众多的东莞本土元素,例如:角色形象当中的主角 “吉祥宝宝” 是以东莞本土特产 “腊肠” 为动漫形象创作原型,通过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变成了可爱的卡通造型。

其他动漫角色如松糕、糖环、麦芽糖、龙眼、荷叶饭等,也都充满了东莞饮食特色;影片中出现了凤凰岗、香满堂等地名,这些地名可能来源于东莞当地的实际地名或具有东莞特色的虚构地名;《吉祥宝宝》衍生产品将 “吉祥宝宝” 动漫形象的商标和版权授予相关企业,用于生产儿童食品和腊肠、腊味等产品。

探索创新之二:
推动文化创意与技术融合:培养数智创新型人才

潮玩IP是潮玩产业的一个重要元素。如何将潮玩与数智化融合,还能吸引学生深入地学,企业也能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经过很多次夜不能寐的思考后,叶喜灵感迸发,“我的可以将东莞本土的特色文化元素转化为数字IP,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打造‘IP ’银行,并转化为真实的商业价值,激活校企和学生的参与度。”

一方面,联合企业、文化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 IP 银行资源库,积极收集各类优质 IP 资源,包括经典动漫形象、传统文化元素、热门影视角色等,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分类整理。

例如,与本地动漫企业海霖动画公司合作,校企共创《吉祥宝宝》208集动画片登陆中央电视台,同时深入挖掘登陆的骑楼文化、虎门的海战文化、东莞本土美食荔枝、腊肠、烧鹅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转化为数字IP 资产存入资源库。目前,IP 银行资源库已汇聚了数百个具有特色的 IP 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

另一方面,学校搭建了 IP 孵化与转化平台,将学生在 IP 创意开发课程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孵化和转化。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市场资源,对有潜力的 IP 进行商业包装和推广。

例如,学生开发的一个以东莞传统龙舟文化为主题的 IP 项目,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 IP 衍生品模型,通过智能交互设备添加互动功能,在平台上经过企业的投资和营销策划,成功转化为一系列潮玩产品和数字文创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反响。

据悉,目前“IP银行”这个平台已成功孵化19个学生创意IP,实现了创意到产品的转化,让学生和校企合作的企业切实感受到创意的价值,增加了校企双方的粘性。

学生在实训基地开展拍摄训练
探索创新之三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共建数智实训基地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实践环境,学校与影朝科技共建了潮玩实训基地、学朝与上海琨耀共建了虚拟现实产学研基地、与广东翰煦共建了数字创意科创基地、与网易共建了数智文创产业学院等等。丰富的产业实训资源,模拟了真实的潮玩设计、生产和营销环境,配备了先进的 3D 打印设备、模具制造工具、数字雕刻设备以及潮流文化展示区等。在这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潮玩制作的全流程技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共建数智实训基地

学校还积极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行数智IP项目驱动教学。比如,与东莞市影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其正在开发的PAN、ECTOYS等潮玩IP引入实训教学。学生分组参与项目,从创意构思、设计草图、模型建模、3D打印到最终产品包装,全程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这种模式确保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有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如 “游戏美术设计师1+X”“3D 打印技术应用证书” 等,为学生未来就业增添竞争力。

探索创新之四:
科学化人才成长链,动态评价保障人才质量

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是助力学生成长的保障之一。

学校紧密围绕东莞潮玩之都的产业需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据悉,这一体系从潮流文化理解与运用、数智创意设计能力、数智技术应用能力、市场推广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评价学生的IP创作、潮玩设计作品时,不仅考量作品的创意新颖性和艺术美感,还注重其市场需求契合度、商业推广价值以及生产制造可行性等方面。

同时,在专业建设中,还重点建立了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课堂表现、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竞赛活动等多渠道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进行跟踪评估。

例如,在学生参与潮玩设计项目、3D打印项目、长短视频制作项目等实践过程中,实时记录学生的创意提出、团队协作、设计方案修改等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改进建议,教师和企业导师为学生制订一对一的辅导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提升专业能力。

成果成效:
多点开花 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

功不唐捐。探索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

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潮玩设计、动漫创作、产品数字化设计制作等相关赛事中展现出高超技艺和创新思维。毕业后,学生迅速成为区域内动漫、新文创、潮玩等产业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潮玩设计公司、生产企业等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建设改革对教师队伍的优化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仅叶喜主持的领军人才工作站及省级名师工作室就培养出了市级名师 2 名、正高级职称教师1 名、副高级职称教师3名、东莞市教育家型教师1名、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对象1名、国家级技能大赛优秀教练 2 名。这些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深入了解数智新文创行业动态,能够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融入教学,提升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专业建设改革的带头人,叶喜也陆续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广东省级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东莞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2024年东莞市特色人才、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彰显了东莞职教在产教融合创新方面的卓越职教。

此外,经过系列改革创新,艺术专业部知识产权成果突出:师生共创多项动画片、参与影视剧校企联合摄制、知识产权和大量IP授权,如2015年校企合作动画片《吉祥宝宝》登陆中央电视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育“影视工匠”校企联合摄制电影17部,包括红色爱国电影《长津湖》、央视及省公安厅联合出品的缉毒剧《破冰行动》、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等代表作;潮玩外观设计专利14项、原创潮玩IP形象商业授权5项等。

以此为基础,学校还建立2个东莞市高水平合作基地,合作企业广东鹰尚影业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企业,与东莞市影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IP银行”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优秀产教融合案例及中职学校重点教改项目。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图片:记者 覃凤春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