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生态视野开阔!著名诗人方舟首部生态诗集《草木有本心》面世
东莞+ 2024-12-31 20:13:22

日前,著名诗人方舟首部生态诗集《草木有本心》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草木有本心》是方舟近年矢志创作的生态诗歌成果集,是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方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草木有本心》收录方舟新创作的诗歌作品130首,分为《如何爱上一条河流》《北岛之诗》《草木有本心》《复活的自然》《突然向北》五辑,其中《如何爱上一条河流》以大海、河流为题材,有鲜明的现代生态审美质地;《北岛之诗》集中书写了作者作为“散步家”的田野经验——道滘镇北岛的生态多样性和地方感体验;《草木有本心》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以整体主义的生态观,和万物对话,重新发现岭南和莞邑草木,有现代植物志的意味;《复活的自然》是作者运用历史思辨思维和生态伦理观,关注消失的鸟类和濒危动物,深刻传达了作者的生态反思和生态伦理立场;《突然向北》关乎人类自然、家园伦理,抒写了现代人类与故园、亲情的复杂情感。诗歌集中的部分作品已在《诗刊》《诗林》《扬子江诗刊》《延河》《诗歌月刊》《大河诗刊》《鸭绿江》《广州文艺》《特区文学》《诗词报》等刊物发表。其中《诗刊》从2022年至2023年多次推出方舟的生态诗歌,其中2022第1期重点推出了方舟的生态诗歌“生态诗札”,作者入选了《诗刊》社第13届“青春回眸诗会”,第9期以较大篇幅刊出方舟的生态诗歌,成为全国近年生态诗歌写作较有成绩的诗人之一。

生态文学、20世纪世界文学研究学者、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汪树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龙其林,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茂,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市批评家协会主席许燕转,北京诗人、诗评家张绍民,山东大学文化学院文学博士、青年诗人刘雅娴分别撰文或以专论的方式,对方舟近年的生态诗歌创作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汪树东教授以《散文家的生态审美与诗意吟咏》为题为《草木有本心》作专评,认为“近年来,方舟深受生态诗歌潮流的影响,慢慢地行走于大地上,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留心于虫蚁之微妙,畅神于飞鸟之俊逸,体贴花木之静美,感悟水流之浩荡,笔之于诗,汇成一部崭新的生态诗集《草木有本心》。大部分篇章为旨趣纯正、文字精美、诗意盎然的生态诗歌,对于推动当前生态诗歌的发展具有不俗的价值。”他指出:“方舟的生态诗集《草木有本心》确立了自觉的生态意识,生态视野开阔;洋溢着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也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更值得肯定的是,方舟重新镀亮的生态诗歌的地方感,点出了农业文化的节气密码,也呈现了万物一体的生态体验。方舟的这些生态诗歌选材新颖,意象独特,不少诗歌意蕴悠远,对于广东诗歌乃至中国诗歌的发展而言都具有不容低估的价值。”

龙其林教授认真考察了“方舟诗歌”与“东莞城市形象”的关联性,认为方舟的诗歌洋溢着浓郁而自觉的生态意识,将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科技等知识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典型化的瞬间、富于哲理意味的语言,展现出当代中国的生态现实景观。他提出,“方舟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指向,集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忧患意识、丰富高迈的想象力、超越个体的理想主义追求。他的生态诗歌创作立足于东莞、广东的自然环境,在写实的基础上与历史、文化、伦理、社会等进行精神对话,以灵动、洒脱的语言拓展了中国当代生态诗歌的艺术深度。方舟的生态诗歌创作及生态诗歌活动策划、组织,既是对于生态诗歌的大力推动,对于生态文明的传播,又是对于东莞城市乃至广东省份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青年学者刘雅娴在《从反思到审美:论方舟诗歌的生态意识——兼评诗集〈草木有本心〉》的洋洋大观的专论中,梳理了方舟从打工诗歌到生态诗歌的生态意识的发展进程。认为方舟早期的打工诗歌即展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反思,表现为对理想农业生态环境逝去的感怀,以及对不合理的工业环境对人的伤害的展露。基于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与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方舟的生态诗歌通过“散步”的审美实践方式、地方感的写作以及对理想生态家园的审美构型展现出生态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深化。

诗人方舟从1983年考入大学开始现代诗创作,创作时间跨度逾40年,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校园诗人,也是上世纪90年代广东打工诗歌的先行者,近年倡导并致力于地方性写作与生态诗歌的探索。方舟作为东莞1990年引进的文化人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参加东莞市作家协会的成立,是东莞首届十佳青年。方舟长期致力于开展地方文化建设和组织文学创作活动,先后出版了诗集、随笔集多部,先后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国长诗奖等多个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为东莞第四批特色人才,是东莞最早也是首位获得文学创作一级的作家,入选过首批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生态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3年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题材创作项目。

文字:赵水平 图片:东莞市文化馆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