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已至,当前正是山楂、柿子、黑枣等成熟上市的季节,稍不注意,就会被胃石症“找上门”。
东莞的杨女士(化名)今年43岁,平时喜欢吃山楂,近日,由于她服用山楂过多,出现肚疼的现象,休息后未见好转,肚疼越来越剧烈,每次发作都冷汗淋漓,且频繁呕吐。
因自行购买胃药缓解不适并未起效,最终杨女士来到东莞康华医院消化疾病中心(内科)就诊。在消化疾病中心(内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张富接诊了杨女士。仔细询问病史和症状后,医生怀疑她是大量食用山楂引起的胃石。
张富介绍,胃石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症。广义上,胃石是指通过口腔摄入的食物、异物或药物等,在胃内环境下形成的无法被吸收的聚合体,这类物质属于消化道内源性异物。狭义上,胃石特指由食用山楂、柿子等特定食物所引发的罕见疾病,尤其在山区秋季较为常见。
为了确诊,张富迅速安排了胃部CT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杨女士的胃中确实形成了胃石,大小约5厘米*3.8厘米,有鸡蛋那么大,治疗刻不容缓。张富立即安排杨女士住院,并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治疗计划。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等不适症状。轻症患者可能表现为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胀满、钝痛、反酸、烧心等。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胃溃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胃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 ”张富表示,鉴于杨女士腹痛和呕吐的症状十分明显,医疗团队决定首先要禁食,并通过肠外营养为她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计划包括杨女士先尝试口服碳酸氢钠溶液溶解部分胃石,随后通过胃镜下使用圈套器进行碎石治疗。经过两天禁食,并服用碳酸氢钠溶液等治疗,杨女士的症状明显减轻。
为进一步观察胃石和胃部损伤的情况,张富安排了胃镜检查。当胃镜下到杨女士胃部,医生发现胃石已经被完全溶解。但由于胃石长时间对胃黏膜的压迫,胃黏膜已经出现了溃疡,幸运的是并未出现活动性出血。
杨女士看到胃镜检查结果中消失的胃石,感到非常惊讶,她对在场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经过一段时间的护胃治疗和观察,杨女士的病情有了显著的改善,达到了出院标准。杨女士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竖起大拇指点赞。
“山楂、柿子、黑枣等食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入,如果市民食用上述食物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建议尽早至医院就诊。”医院有关负责人提醒,如果想要更好地享受美食,远离胃石,市民应该避免空腹食用柿子、山楂或黑枣等食物。同时对于经常感到烧心、反酸等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胃动力差、胃排空延迟的老年人及小儿等应避免食用上述果品。此外,市民可以多喝水,食用碱性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同时搭配各种新鲜蔬菜、瓜果等。
健康科普
1.如何诊断是否出现胃石?
若发病前食用山楂、柿子、黑枣等一般即可明确诊断,首选腹部CT或胃镜检查。
2.胃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市民口服碳酸氢钠溶液或可乐有助于溶解部分胃石。对于基础疾病较多、胃镜检查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此外,大多数胃石病例可以通过内镜下治疗,如胃镜下碎石术来解决。然而,对于异常坚硬或巨大的胃石,如果内镜下碎石失败,或已形成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则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