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谋划出台产改行动计划2.0版
东莞+ 2024-12-27 20:50:03

12月27日,全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元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市总工会通报我市产改进展情况。围绕贯彻落实《意见》,市人社局、虎门、厚街进行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按照“高位谋划、量化做实、典型引领、打造品牌”的整体思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别是202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产改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人社+工会”联动机制、开展了全省首个产改第三方评估、实施了产改试点扩面提质工程、选树了第一批产改典型企业,按照一年一份制度性文件、一年一项创新举措的节奏,一步步推动产改走深走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吕元元充分肯定了我市产改工作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产改的重大意义,找准找实产改工作与全市中心大局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贡献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激励、服务他们更好投身产业发展,助推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部门协同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宣传引导作用,确保把产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延伸阅读】

东莞谋划出台产改行动计划2.0版

打通产改“最后一公里”,扩大改革覆盖面

“产改不能只停留在试点上,而是要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全市推进产改工作会议上,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王标汇报了近三年我市产改进展情况。他透露,我市正谋划出台产改三年行动计划2.0版,大力培育选树工匠人才,打造产改五级工作体系,扩大产改工作覆盖。

产改试点企业扩面至1000家

东莞以制造产业立市,500多万产业工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建设好、服务好这支庞大队伍非常重要。为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我市高位谋划,建立起党委政府抓产改的制度性安排。比如,将产改工作写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考评等,清晰勾勒了每个阶段产改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参与职工超150万人次。新增1家国家级、145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新建9家省级、48家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市自主技能等级认定企业达768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全市有基层工会1.9万家,会员247万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2023年,我市迈入产改2.0深化推进阶段,全面启动产改试点扩面提质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将产改试点企业扩面至1000家,选树产改典型企业100家,推动实现由“试点”到“典型”的转变。按照7方面20条的评价指标,2024年选树了东莞交投、陆逊梯卡华宏、马可波罗控股等第一批20家不同类型的产改典型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全市技能人才增加近100万

我市产改工作突出打造品牌,唱响科创制造强市的产改主旋律。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形成“五一表彰劳动模范,年终表彰劳动竞赛”的双品牌效应。作为全省6个试点地区之一,全面铺开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成立“1+N+32”劳模工匠服务队,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找准找实产改工作与全市中心大局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贡献点,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品牌。出台2.0版“技能人才之都1+8”配套文件,构建更加完善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全市技能人才从2017年产改启动时的62.2万增加至160.87万,增加了近100万人,总量翻了一番多。

在全国率先推行鼓励校企合作激励政策,被评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组建16个职业教育集团,建成35个产业学院,全市中职学生升学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6%,累计培养输送50多万名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工会服务阵地超1800家,东莞市总被全总评为“在推进双15工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市工人文化宫获评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大力推进“粤工惠”APP推广使用,实名认证会员超191万;深入开展工会送温暖活动,惠及职工130万人次,“万只烧鹅慰问劳动者”“为环卫工人赠送爱心早餐”成为我市特色品牌。

打通产改“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更大范围提升产业工人的素质水平?王标表示,将按程序重新成立市级产改协调机构,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分工落实。

一方面,谋划出台产改三年行动计划2.0,将改革任务逐项细化量化,推动我市产改在新起点上进一步走深走实。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据悉,对照《意见》,省总提出到2029年,在全省培育造就50名左右的大国工匠、300名左右南粤工匠、2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在省的目标正式明确后,市总工会将牵头有关部门,每年开展市级工匠选树培育工作,以大力培养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我市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我市还将更加注重扩大产改工作覆盖。在选树产改试点企业、典型企业的同时,进一步把产改工作在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中全面铺开,按照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打造“产改后备企业、产改辅导企业、镇级产改试点企业、市级产改试点企业、产改典型企业”五级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改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记者 陈栋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