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动机个性化已成为当下家长们的普遍状况。冗长的传统家长课程不仅难以帮助家长成长,反而可能引发学习疲惫感。许多家长在初次参加时热情洋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若非孩子班级有明确要求,他们往往会选择缺席。
面对这一困境,众多学校纷纷尝试各种创新方法。有的学校通过为孩子“赚积分”的方式激励家长参与学习;有的则与家长会相结合,举办家长学校讲座;还有的将家长的学时和评价挂钩。然而,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家长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内容本身上下功夫、让父母学得起劲、学得深入、学出行动的做法却并不多。
东莞市大岭山镇实验小学则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现场讲座聚焦:成长导向
在该校,家长的现场讲座聚焦于家庭的成长,以传达科学的家庭理念为目标。讲座内容短、小、精、炼。时间短,每场讲座一般不超过40分钟;着眼小,以讲透某一个理念为目标,避免过度引申;结构精,有现象、有解读、有方法;有实操,包括现场实操与家庭任务,旨在驱动家长领会并实践所学内容。
例如,一年级的现场讲座《玩童到学童转换期的亲子对话》就深受家长们的好评。该讲座不仅时间短、内容聚焦,而且通过深度解读一个现象——孩子从不爱学习到爱学习的转变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亲子对话方法。讲座现场还创造了情境,让家长练习与孩子进行亲子对话,如“当孩子写字写得不好,但不愿意承认时,你该如何与孩子进行亲子对话?”这样的具体情境建议,让家长更加理解所学理念和方法,并找到了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的抓手和信心。
线上讲座选修:问题启发
除了现场讲座外,该校还推出了线上讲座选修课程。课程聚焦小学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行为偏差,如拖拉、叛逆、任性等。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和烦恼,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
一位家长曾向老师反馈:“我的孩子就是拖拉,我就想搞清楚该怎么办!我也在网上看了很多资料,听起来很有用,但实际上我做不出来。”针对这一反馈,该校的线上讲座采取了讲透讲精的策略。如关于“拖拉怎么办”的线上讲座,就从实际案例出发,让家长看到拖拉其实是孩子建立自己学习、生活节奏感的机会。再通过“黄金半小时”的小故事,让家长可以“依样画葫芦”,照着去做。通过“做中学”,最终实现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改变。
融通学校班级:定制专享
该校的家长课程与校外机构和网上课程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容可以融通学校和班级,做到定制专享。如三年级的《“问题+”教学范式对孩子的意义》一课,家长们在理解学校进行的“问题+”教学后,在生活中也有意无意地抛出核心生活问题,与孩子一起探究式学习。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思考与探究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此外,无论是现场还是线上的讲座,讲师都会在其中加入大量某班某同学的具体表现进行表扬。这让家长们在听课之前就充满了期待:“会不会我家的孩子在这次讲座中被表扬?”这样的期待让家长们学得更加专心投入。
“之前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学习,但现在我很期待每一次的学习内容。”一位家长感慨道,“这里的讲座不仅实用,而且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对家长教育的重视。我现在更有信心去应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挑战了。”另一位家长也表示:“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方法。现在我会尝试用更温和、更理性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学校真的很有意义。”
除了现有的创新举措外,该校还在不断探索以班级为单位的案例教学体验式授课和以评价为导向的学习任务单驱动等新模式。他们期待通过多样的家长学习课程,能够尊重每一位家长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家长学校课程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在这样的家长学校里,家长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感受到了学校对家校合作的重视与用心。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家长学校”,他们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