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两万多人的马拉松,也是东莞医护的马拉松。12月22日,莞马归来,尽情奔跑。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多名跑友,以脚步丈量这座城市。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赛事,医疗保障工作尤为重要。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动员全市骨干医疗力量全力以赴,为整场赛事编织了牢不可破的生命救护网络。
“1+8+9”模式,周密部署医疗保障工作
为确保本届“莞马”赛事顺利进行,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按照“1+8+9”的模式,周密部署医疗保障工作。“1+8+9”模式,即1套医疗保障指挥体系、8个医疗工作单元和9家定点保障医院。
选派全市医疗机构340余名医疗保障人员、抽调31台救护车、2台应急抢救快速移动单元(移动ECMO)组建专业队伍,做好赛事现场医疗保障工作,以“固定+移动”的模式,全程全方位覆盖赛事,以提供有效医疗保障,为选手保驾护航。
凌晨三四点,夜幕笼罩着东莞大地,全市各医疗保障队伍已整装待发,踏上为东莞马拉松赛事保驾护航的征途。他们肩扛重任,心怀热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紧张的医疗保障备战工作中。
医护人员一丝不苟检查着每一件急救设备,每一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在赛事期间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为每一位奔跑在赛道上的选手提供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全长42.195公里的马拉松赛道上,共设立了28个固定医疗站,340名专业医护人员全程待命,他们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医术,对参赛选手遭遇的各种突发病情进行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并运用各类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急救设施,为跑者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不仅如此,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还从全市各大医疗机构抽调了30多名实力最强、临床经验最丰富的专家,坐镇9家定点保障医院。胸闷的患者被送到松山湖东华医院后,很快便得到妥善处理。
这些医护人员或穿梭于赛道沿线,利用便携式喷雾设备为选手们有效缓解肌肉紧张,预防抽筋现象的发生;或迅速对跌倒受伤的运动员进行初步救治,包括伤口的清洗、消毒、包扎等处理;又或是对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的跑者进行现场心电图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紧急转运机制,将其送至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莞马赛事医疗保障工作整体平稳有序,截至22日下午15:00,共处理伤者157名,入院8人,已出院4人,其余在院人员病情平稳,未出现重症病例,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
回顾此次医疗保障过程,充分展现了东莞医疗保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高效协作能力,确保了选手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凌晨三点开始,参与医疗保障的医护人员陆续到达位置。7时30分,万众期待的马拉松正式开跑。40分钟后,在欢乐跑终点,一名冲刺的小朋友摔倒,擦破手掌,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迅速为他进行了处理;还有小朋友因为早饭吃太多,跑得腹痛找到了医生。
东莞市中医院位于此次“莞马”赛道——松山湖大道边上,距离“莞马”终点仅几分钟车程,在此次医疗保障中,他们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为此,医院上下组织最强力量应战,确保万无一失。
除了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还组织了约90名熟悉急救技能的医护跑者,分别参加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以增加赛道医疗应急救援力量。赛场上,他们努力奔跑,并非为了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而是为身边的跑友保驾护航。他们是东莞医护跑团,被誉为马拉松赛道上的“急救流动站”。
当“莞马”赛事宣告结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杰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来到医疗保障现场指挥部,对医疗保障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对医护人员的默默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马拉松已顺利落下帷幕,但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为广大市民做好全方位医疗保障的脚步不会停歇,市卫生健康局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紧紧围绕“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的愿景目标,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