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内,机器轰隆隆地运转着,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有条不紊地加工、组装、包装……
“好多工人都回来啦,现在公司已经恢复运转,订单也逐渐多了起来,这可都得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公司都已经倒闭了!”
望着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东莞某机械公司负责人欣喜地向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常平法庭法官周知秋和法官助理黄海荣分享好消息。
然而几个月前,这家公司还深陷经营困境、一度濒临破产。这其中,法院做了什么?
混乱的债务账
某机械公司是一家经营7年的小微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机械配件、自动化设备底板等,收益一向不错,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今年4月,由于急于扩张,该公司资金链突然断裂,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因供应商货款被诉至法院。
为全面了解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常平法庭承办法官周知秋及法官助理黄海荣来到机械公司实地调查。
经过现场清点,机械公司的机器设备预估价值约70万余元,基于目前机械公司处于半停业的状态,其已无偿还能力,周知秋只好先查封现场的机器设备。
“公司欠了我们好多钱,查封了设备,我们的钱怎么办啊?法官能不能先帮我们把钱要回来?”正当周知秋准备查封时,一旁的工人突然挤过来,阻止法官查封。
见此情形,机械公司负责人林某只能向法官承认公司其实拖欠了多位工人的工资以及供应商款项、房东房租、违约金等费用,且由于情况复杂,并不确定一共欠多少钱:各债权人有的还未到法院起诉、有的已诉至法院但案件还未进入执行阶段……
“如果直接通过查封现场财产来完成此次执行,不仅不利于公司的后续经营,甚至会使其他正在申请执行的债权人债务无法得到清偿。”周知秋想了一下,“案件还得再进一步调查。”
“破”还是“救”?
经进一步调查,周知秋发现机械公司作为被告人的案件共有12件,包含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如果不尽早处理,该公司将会被更多诉累缠身,破产近在眼前了。
周知秋与黄海荣讨论了一下,一致认为得先摸清楚企业的具体情况,再来决定是“救企”还是让其走破产程序摆脱债务。
“第一步,先梳理机械公司的债务状况。”周知秋很快理清了思路。
为此,周知秋与黄海荣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并组织各债权人到法院对账。为确保对账工作准确有序,黄海荣一边安抚债权人情绪,一边仔细根据各类单据、起诉状等材料逐一核对金额。
经过两天的对账,机械公司确认拖欠各债权人348万余元,仅员工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就达到了80万余元。
账目算清后,周知秋与黄海荣再次来到机械公司,想了解一下公司的运营状况。
“公司运营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因此我们计划扩大公司规模,没想到资金出了点问题,一系列连锁反应下,公司就变成了这样!我们不想破产,请法官帮帮我们!”一到现场,机械公司负责人林某神色焦虑地向法官求助。
原来,该公司握有稳定的订单源,且目前仍有尚未完成的订单,但工人因担心工资问题不愿上班,供货商又不停上门催款,致使公司的生产环节几近“瘫痪”,导致其未能按时交货,也不敢接新单,经营陷入了难以摆脱的“死循环”。
周知秋陷入沉思:这家公司有稳定的订单和盈利的潜力,若仅因一次低谷就任其倒闭着实可惜,况且机械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要是选择破产,那欠下的款该由谁“买单”?这显然不是各方当事人期待的结果。
通过仔细观察现场的生产线,周知秋发现该公司生产的配件质量优良、工艺精湛,深受众多客户的青睐。随着行业的进步,市场对高质量配件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机械公司的产品正好契合这种市场趋势。
“目前机械公司生产的配件在市场仍有一定的竞争力,且利润空间较为可观,如果我们能成功劝工人回来上班,公司不仅能回笼资金还债,以此保障各债权人的利益,还能继续生产经营,公司必须‘救’!”综合考虑后,周知秋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一揽子化解纠纷。
随后,她与负责机械公司案件的各个承办法官沟通,大家就帮助公司化解纠纷达成了一致意见,与机械公司有关的12起案件都到了周知秋手上。
“解救”成功,重获生机!
“我们工资都被拖很久了,公司怎么保证接单后还可以给我们发工资?”
“工人上班有工资发,那我们供货商的钱怎么解决,我们也等着用钱啊!”
第一轮调解的现场,工人和供货商们就像炸开了锅,纷纷提出质疑,最终因各方分歧较大,以失败告终。
“这批工人都是老员工,最熟悉生产流程,尽快推进公司生产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得想办法劝一劝。”周知秋说。
在之后的时间里,周知秋和黄海荣“双线发力”,多次通过电话、现场沟通等方式分别与工人和供应商解释。
“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法院会‘活查封’现场的设备,确保公司收到钱之后先给大家发工资。但你们都是老员工,和公司一路走来也不容易,要是你们能齐心协力帮助公司重新运转,不仅工资有了保障,公司也能慢慢渡过难关,以后发展好了,对大家都有好处。”周知秋诚恳地说。
“工人工资属优先债权,但现在就算将公司‘掏空’,工人的钱都未必能结清,更何况供应商,你们能给机械公司一定的时间恢复运转,才有可能足额偿还你们的欠款,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希望大家慎重考虑。”
听了周知秋和黄海荣多番的解释,各债权人才消除抵触情绪,提出愿意与机械公司面对面商量和解协议,各方约定于10月29日晚开展第二次调解。
当天晚上,时针指向8点,刚在外地出差完的周知秋和黄海荣顾不上疲惫,马不停蹄地赶回法庭,开始第二轮调解。
“我们尽快定下还款方案、签下协议,这才能让机械公司尽快投入生产、增收还债,你们也拿到相应的法律文书,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黄海荣引导各债权人商量还款方案。
为了增强各债权人的信心,机械公司现场分析了其潜在的盈利能力,周知秋顺势而上提议机械公司定期公开财务状况和生产进度,该建议获得了各债权人一致认可。
在周知秋和黄海荣一次次真诚的沟通下,工人和供应商均作出了让步,决定放弃经济补偿金、违约金、利息等费用。
最终,大部分工人同意回公司上班,机械公司与工人达成和解协议,由公司先凑齐一个月的工资偿还工人,剩余的则在今年内分期付清。各供应商则同意将还款期限挪到明年,并在机械公司恢复生产初期降低催款频率。
目前,机械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已逐渐好转,并按照还款协议在一个月内偿还了工人的部分工资。
这起案件的妥善化解,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护航企业更好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始终以“如我在诉”理念积极回应企业诉求,精准运用审执联动调解、府院联动、“活查封”等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在东莞扎根经营的信心。今年1-11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成功调解涉企纠纷5641件,成功执结涉企案件10161件,开展暖企助企专项行动8场,执行标的金额达33.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