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兵一家亲丨新疆图木舒克市:保护传承更深入 文化遗产“活”起来
东莞+ 2024-12-18 08:39:57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坚持保护优先、传承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全面性、系统性保护,有效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让优质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在位于图木舒克市的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时常有游客组团前来参观游览。馆内展厅古代屯垦戍边尤为醒目,以出土文物、图片、史料资料结合多媒体展示互动屏、油画、雕塑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新疆古代屯垦戍边的历史,通过大量历史文物,引领参观者穿越时空,领略悠久的屯垦历史和文化底蕴。

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教育职能,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不断加强学术科研、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对外交流、人才培养等建设。同时,注重引进各类临时展览,补充和完善固定展览内容。更全面、更系统、更生动的文物展示,让师市的优质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袁强告诉记者:“我们以2022年和2023年的唐王城遗址考古成果为依托,积极筹备了第一期和第二期考古成果展,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文物‘活’起来。”

“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它”

唐王城遗址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座具有文化内涵丰富、保存状况良好等特点的综合性遗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唐王城遗址考古、研究、展示、利用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遗址出土了大量陶、铁、玉、麻毛纺织品等珍贵文物。经考古论证,该遗址自建成到使用,延续时间长达3100年,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买买提明·赛买提是唐王城遗址看护员,主要负责遗址的日常巡护等工作。他告诉记者:“看护遗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坚守了8年之久。在这期间,我每天巡逻4次,一次没落下,这是我们自己的财富,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它。”

结合普查,确保文物安全性和完整性

为保障遗址本体及其环境安全,师市按照确定保护目标,划定保护范围、建设地带等方式,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安全性和完整性,做到文物保护全覆盖。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目前已完成师市现有1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四有’工作,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第二阶段野外调查工作,普查登记1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实现了复查率100%,新增率大幅度提升。”袁强表示。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师市严格遵循普查标准,紧扣时间节点,着力做好以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的普查调查全流程工作,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摸排、普查和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已有的文化遗产及时设置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标志牌。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为后续的文物保护、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师市查明并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约10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兵团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国家级、省级(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

多措并举,让文物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

袁强介绍:“针对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可移动文物,我们推进规范化管理,完成藏品登记、建账等工作。申请预防性保护项目,购置囊匣、文物专用储藏柜等,改善文物储藏微环境,加强保护措施。计划申请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让我们的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师市全面摸清各个文物项目分布状况与保护现状,在分级、分类建立健全文物档案的基础上,采取更多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措施,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路径,加快推进产业融合,为文旅发展寻找新资源,为文化遗产展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在做好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师市注重让游客零距离体验历史脉络,让非遗技艺融入到游客游玩过程中。

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工作人员古力加玛力·买买提介绍道:“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土陶馆以设置研学基地、体验土陶制作、知识科普教育等方式,让土陶制作得到更好的传承和运用。截至目前,共接待3.5万余人次,接待团体265次。我们将继续发挥好非遗文化传承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土陶,把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文字:三师融媒记者 木了得·哈巴西 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