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4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松山湖会议·2024在松山湖举行。作为本次会议的重磅环节,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中国医药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副会长段星光进行分享。段星光以其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揭示医工融合与转化的广阔前景。
医工融合是生物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医工融合,作为前沿交叉的研究方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它不仅是一个从研究到产业延伸的桥梁,更是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最终将催生出众多创新产品。”段星光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医工融合前景的坚定信念。
在谈到具体的医工融合案例时,段星光教授介绍道:“比如腔镜机器人,它利用微创技术避免开放手术所带来的大的创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一系列优点;而骨科手术机器人则通过精准导航定位,使得手术更加精准稳定;自然腔道介入机器人则可以实现无创诊疗。”这些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医工融合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尽管前景广阔,段星光也指出了医工融合面临的挑战:“在医工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将医和工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由于工科和医科的学习背景、职业生涯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沟通障碍和痛点共识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工科和医科的共同痛点问题,找到相互融合的交叉点,然后共同去解决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段星光认为:“医工融合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交叉融合,实际研发工作过程的融合是更加重要的问题,需要彼此同频,然后共同拿出时间、精力和热情去做这件事情。”他强调,医生和工科人员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共同转化临床需求为技术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对医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人才是医工融合的重要一环。
段星光解释道:“由于医工融合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果设立专门的专业,所包含的学科内容会千差万别,难以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标准。”
段星光分享了自己在医工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他讲道:“我作为工科的导师,但也有意愿从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等跨学科领域招收学生来读我的研究生。他们做的事情势必和医学相关,包括医学图像、医学治疗、新的术式等,促进了医工融合和多学科对话。”
在谈到人工智能在医工融合中的未来角色时,段星光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未来在医工融合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强调,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在医学大模型、医学图像、手术机器人等各个领域,对医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段星光也提醒:“尽管人工智能在医工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始终是辅助工具。面向活生生的生命,我们需要从伦理、技术、患者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替代人类医生,而是与人类医生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