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埠正街,将是“横沥记忆”的续写……
东莞+ 2024-12-12 22:00:49

核心提示

12月12日,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正式开放,这片由新业态打造的新活力、新文化场景,复兴昔日商贸繁荣的盛景,使老城风貌焕发新魅力,迎来了“新生命”。从“东莞记忆”出发,来到横沥的新埠正街。这是一条典型的岭南风格商业街,又叫“小广州街”,是目前东莞乃至珠三角保存较好的古骑楼群。正如“东莞记忆”被珍视与传承一样,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上的新埠正街,将会成为“横沥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续写着属于横沥的独特故事……

在城市的繁华喧嚣中,总有一些地方宛如隐匿于岁月长河的明珠,散发着宁静而迷人的光芒。新埠正街,便是这样一条历史老街。它历经风雨洗礼,见证了横沥的繁荣变迁,也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如今的新埠正街即将迎来新机遇,逐步踏上活化复兴之路见证百年横沥记忆。

新埠正街街道并不宽阔,路面在岁月的打磨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每一块石板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街道两旁北欧丹麦风情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和具有广东传统特色的古色古香骑楼交相辉映,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能看出昔日的精致与典雅,是目前东莞乃至珠三角保存较完好的古骑楼群。

在新埠正街,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往昔的景象如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曾是商贸云集之地,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从飘香四溢的粮油小店,到手工作坊里传出的叮叮当当声;从摆满各式各样棉布的布庄,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的日杂店,应有尽有,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各种需求。那时的新埠正街,是城市的活力之源,也是群众心中的温暖港湾。

据介绍,新埠正街于1929年由谢、丁、香、朱、苏、周等十兄弟筹建而成,当时只是建设了主体部分,而两旁商铺为店主私人所建,当地居民哪个人手中有银子,便可到筹建委员会申请建设,当时不少商家只搭了个简易的草棚,可遮太阳挡雨水就行了,从中赚到钱的商家再建小洋楼,此街建成并非一日之功。

由于建筑奇特且地理位置优越,新埠正街最终成为横沥镇当时最繁华的集贸中心,是横沥镇早期商业文化发源地之一。20世纪30年代,横沥商业曾迁往新埠正街,因而成为横沥的集市贸易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横沥新埠正街的三、六、九圩日集市远近闻名。

据居民回忆,当时一间店铺的租金才6、7块钱,最贵的也就10元左右。当年的新埠正街开圩时,来自广州、惠州、宝安等地的商客,押着从各地贩运来的粮米、棉纱、茶叶、药材、耕牛等货物,乘着船舶,一路从寒溪河漂来,再把货物搬过来。后来开通铁路后,广深铁路线曾一度在横沥火车站设专列停靠,这里便成了当时横沥的集贸中心。

横沥第一家专做钱银兑换及港澳华侨汇款业务的票号也设立在此,那时外地人都把这里叫做“小广州”。1998年,当时港剧《我来自潮州》的原班人马来到新埠正街取景,拍摄电视剧《我来自广州》。

旧巷蜿蜒曲折,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故事,这是一段段被日渐遗忘的时光,等待着人们去聆听、重拾。“这里有着横沥旧时的记忆,希望通过活化重现昔日繁华,让下一代也能感受到老街的魅力。”一位老街坊感慨地说道。

活化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新埠正街将迎来活化改造的春风,将借鉴莞城“东莞记忆”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新埠正街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内涵,结合现代商业与文旅元素,整体谋划利用具备条件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设立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导入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文化民俗活动等历史文化传承传播功能,为旧街注入新的生命力,将打造成为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特色商业于一体的新场景,提升旧街发展活力,让古老与现代在此交相辉映,续写横沥的辉煌篇章。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埠正街将以全新的姿态重焕光彩,成为横沥城市魅力的又一张耀眼名片。

文字:袁健斌 通讯员 黄晓妍 图片:横沥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