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潮评 |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让城市文脉融入日常生活
东莞+ 2024-12-01 17:40:23

历史文化的滋养,不仅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

近年来,以东莞市博物馆联盟为阵地,东莞在“博物馆+”上做了更多功夫、更多文章,深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感悟文脉流淌,为美好生活添彩。

2024年,东莞博物馆联盟“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新增至33家。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国家文物局、中国博协公布了备受关注的第五批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名单。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东莞市福木源紫檀博物馆,位列新增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截至目前,东莞53家博物馆中定级博物馆数量已达11家,位列全省第二。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国家二级博物馆6家、国家三级博物馆4家。东莞平均每19.8万人就拥有1家博物馆。

2024年,东莞市博物馆联盟成员硕果累累。截至11月,东莞博物馆联盟成员今年累计推出115场展览,其中4场展览登上“中博热搜榜”全国十大热搜展览。1月,东莞市博物馆“大观——18-20世纪中国外销精品特展”入选;五一期间,东莞市博物馆“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文物特展”入选;6月,鸦片战争博物馆“扬震中外 震铄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入选;11月,鸦片战争博物馆“清风万里 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入选。值得一提的是,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活动举办、鸦片战争博物馆领衔六大纪念馆推出主题特展还入围2024年第二季度“博物馆十大创新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东莞“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去博物馆看展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走进东莞的博物馆,在触摸历史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一些热门博物馆、文博展览也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一边是旺盛的文化需求,一边又是博物馆容量有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从实践来看,有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有的则开设夜场、推出夜游活动,还有的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承载量。这些举措,都有助于破解供需矛盾,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不过,一座博物馆,就其本身而言,容量是有上限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出”博物馆,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有助于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滋养。

今年8月,东莞市博物馆推出“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文物特展”数字展览,依据线下展厅整体规划,展览内容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为背景,以“轪侯利苍一家的生活起居”为线索,对马王堆汉墓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展示与解读。线上展览不同单元之间遵循线下展览浏览的线性关系,还原汉代生活场景,强化交互式观展体验,为观众打造出永不落幕的线上精品展览,让公众零距离观赏珍贵文物,受到热捧。此外,东莞博物馆联盟今年开启了“citywalk”模式——联盟两大全新原创展览走进市内各大幼儿园和中学校园,体验式的馆校共建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的流动展览呈现课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和价值精髓,外销精品文物和林则徐家书等重要馆藏资料赴省内外“出差”……通过巡展,东莞各大博物馆不再有“围墙”,文博资源相继走出博物馆,实现流动与共享。这启示我们,用好数字化技术,创新形式,推出更多线上展览、云课堂、观展互动等,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博物馆的展厅更好延伸进大众生活。

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是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所需。让博物馆里的藏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遇,不仅有利于激活文物的生命力,也能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萌化人心的“鹅鹅鹅”毛绒挂饰、可赏可转的梅瓶冰箱贴、时尚环保的“东莞”杜邦纸袋……今年,东莞博物馆联盟又在文创赛道搞了点新花样,一个个博物馆文创产品走红,背后是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推动文物合理利用,让文物亲民而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让文化浸润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于观众而言,逛博物馆早已不是走马观花般的“到此一游”,而是一场与历史、文化的“走心”对话。博物馆发展至今,其职能不仅仅是“历史的储藏室”,更是了解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合理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不断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以博物馆为圆点,让城市文脉融入日常生活,让文化灯火点亮城市。

文字:谢冰莹 图片:东莞博物馆联盟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