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别说出她的名字》是东莞女诗人薛依依的新作,今年6月份曾荣获首届蔡其矫诗歌奖。
知名诗人、评论家林莽则在《保持蛙皮的湿润》一文如是评论:她用111首短诗表达了一位现代都市女性与女友的现实生活体验与真切的生命感受。它们与这个时代生活中的人们的心灵、观念、意识是息息相关的,它们通过一位现代都市女性的视角,为这个变革的时代留下一个具体的、有意味的生活片段和观察视角,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是一部成熟的、有文学价值及社会学价值的诗,值得我进一步地认知和探讨。
文学评论家林莽在作品中看到的是在文艺思潮中的星光和在时代文学中的价值。作为地方文学的观察者,记者看到的是薛依依在自己诗歌的“宇宙”中再一次“跃迁”,留下了一道绚丽的焰火和唯美的身影,颇为惊喜且与有荣焉。
电影式呈现当代都市女性的斑斓世界
《别说出她的名字》是一部短诗集,也是一部抒情叙事长诗,更是一部文艺电影。作为“编剧兼导演”,薛依依用“我”与“她”结伴的游历作为一条主线,与各种人物的交集作为副线,构造出像小说又像电影,具有故事情节的诗歌,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它围绕“我”与“她”的移形换景,在不同场景,遭遇不同人,发生不同故事,触发不同的情绪、情感和思考,作品之间不仅遵从时间、情节的逻辑,也有严密的伦理逻辑,以极强的在场性和哲理性,通过对话和观察,书写了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并从中描绘出人性中闪现的爱、同情与智性的思考,也呈现出“我”隐藏在其中的命运和自我精神上的困顿。
在这部文艺电影式的诗集中,世界与众生纷繁,司机、采摘工人、酒吧的老板、酒倌、歌手、没有名气的诗人、街上的乞丐、吵架的夫妻、搭讪的青年、打手鼓的男孩、不会经营的书店老板、骑机车的小青年、踩三轮车的大叔、民宿的老奶奶、名利场的朋友、驯马师、牧羊人、摘菜的农妇等等,都是真实可感、形象鲜明。他们有各自的生活和命运,也有对世界不同的认知,都被以女性的视角,进行了解读、糅合并呈现了出来。
作为“电影”中的主角或“主视角”的“我”和“她”却一直既模糊又真切,就如同电影中的悬念,且一埋到底,直到电影结束,观众才能在回味中捕捉到那份隐秘。因为诗中的“我”的性别成谜,数量未知,人格或人设多变,其间又隐藏着怎样的关系、性格、命运和故事?诗中的“她”也不是一个确定的个人,是作者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众多“闺蜜”“女友”的分身或集合体。这些神秘的符号和人设,有着不同的排列组合,被作者融合并进行对话,从而让整个故事一直悬着,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结局难料,任人解读。
这或许就是为何作者薛依依要把诗集取名为“别说出她的名字”的用意:或因为涉及当代都市女性众多的隐秘,或因为当下都市女性的生活、命运的未知性和不可确定性,或只是想告诉读者,当你知晓其中的“秘密”后,请不要“剧透”……
正如艺术家文广所说,一首好诗,往往只跳跃一朵浪花,就能让你想象出万千世界。在薛依依的诗里,自由灵动的“笔触”、富有哲理的句子,让“生长的魂灵”跳动起来。“她让我看到一个极具才华、灵魂饱满的新时代女性的精神世界。”
作者诗歌“宇宙”的又一次华丽“跃迁”
东莞诗人边城是薛依依的五华老乡、好友,见证了她从一个农村少年成为东莞这座现代都市的建设者,又以诗歌走向广东乃至全国,也见证了薛依依及其诗歌创作的成长与嬗变:早期的作品像素描,以明晰的线条,画出其对现实的感悟,一目了然;2018年后的作品犹如油画,色彩更加绚丽,语言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独立,境界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她有种脱胎换骨、豁然开朗的感觉,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突破。”
薛依依用大半年创出的新作《别说出她的名字》则让我看到了其诗歌“宇宙”的又一次华丽“跃迁”。除前文所说的现代都市女性视角,文艺电影式的长篇叙事,海量信息与绚丽色彩等等外,更突出的是诗人的“身份转换”和“时代自觉”。《别说出她的名字》不再是以往的故乡和乡土怀旧,异乡生活的撕裂,也不再仅仅是个人对周身际遇的感悟和多情,而是以现代都市独立女性的身份,以其独特的“小布尔乔亚式”视角,用“小切口”和“长篇叙事”融合的方式,去描述现代都市生活经验,去捕捉都市的繁华与孤独,探索城市化浪潮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
在这部诗集里,我看到她对新生代城市诗歌的一次大胆创新:在诗行间流淌着对城市细节的独特关注,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以及对现代都市文化的犀利洞察,以敞开或私密的话题,对话或内省的叙述,富有个性的想象和修辞,展现出对现代都市人精神生活的描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面貌,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系。
青年诗人、评论家李壮曾说:薛依依过往诗作灵动、跳脱、不可预测,其具有冲击力的意象闪爆和充满意外感的情绪流溢,建构起她颇具辨识度的风格特征。而在《别说出她的名字》这一本新作之中,更多的元素也开始加入进来:暗流涌动的叙述、想象的分裂与重叠、对动作场景的冷静描摹、对经验细节的耐心剖析……那些一以贯之的语言灵光,正被切割出更加丰富的棱面,并在极富运动感的节奏中交汇互渗。
我也曾多次阅读薛依依的作品,也曾多次观察和思考薛依依这个人,想从“知人论世”中获得解释,但基本是失败的。印象中,她天真烂漫、古灵精怪、亲切可人,但又让人隐隐感知到敏锐、犀利、倔强,乃至威慑。化在诗歌和绘画上,你能感知到那鲜明、独特的风格和天赋,却不知如何定义。因为她是多变的,就像风,你不知道往哪里吹,会掀起怎样的浪潮。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多变性和随时可能再次“跃迁”的可能性,一百个读者能在其中读到一百个自己。这在上个月于石碣镇望江益驿coffee举办的新书分享会后的读者留声中便可见一斑。警察阿栋说,他接触的都是短兵利刃的知识,不曾想一首首诗歌写进了心里,照进了心里那个未知的自己。国际贸易从业者类静留言:薛依依的诗如同她本人细腻而美好,每一首诗都有一个完美而清晰的画面感,给人无限想象,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感受与情景的心灵对话,给予心灵的慰藉,体验那份触动和暖意,从而把日子过成诗……
看着留言上不同职业的读者一条条留言,我突然想起曾有一位知名诗人跟我说过话:“我不认识薛依依,但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她有大诗人气象。”也想起薛依依在诗里写过的场景:那些栗子树开满繁花的日子,随阳光落在旅馆的白墙上,而光与影与词语都跟随着不可知的力量转动——诸事交错、物我混融,像我们所期待着的语言的奇迹时刻。我也期待有“大诗人气象”的薛依依,尽早迎来在其诗歌宇宙的下一次“跃迁”。
【诗人简介】
薛依依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客家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有诗歌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诗探索》《星星诗刊》《十月》《作品》《诗林》《飞天》《诗歌月刊》《特区文学》《四川文学》《草堂》《黄河文学》《诗潮》《青年文学》《广州文艺》等,有小说、随笔、散文发表在《作品》《四川文学》《中国三峡》等。著有诗集《夜晚与抵达之谜》《别说出她的名字》。获首届蔡其矫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