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韩泽迁 (东莞银行总部大厦项目栋号长)
采访见到韩泽迁时,他的穿着非常朴素,白色的鞋上面,带着几分尘土。他解释说,自己每天需要和工人们一起奔波在施工一线,而整个东莞银行总部大厦T2塔楼范围内的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成本等,他都要记在心上,落在实处。
韩泽迁说,由于东莞银行总部大厦是超高层建筑,墙柱体量大,层高较高,中间还有钢结构,形状如同一个桥墩,2米*2米的截面,增加了具体施工的难度。“在浇筑混凝土时,我们需要在现场全程旁站监督,并分层进行浇筑。”
克服这样的困难对于韩泽迁来说不是个例,入职四年来,从通宵打混凝土的施工员到成为一名栋号长,他始终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规范自我,从知之甚少到得心应手,他在项目中不断吸取成长养分,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稳步向前。
反复核对,为现场工程保驾护航
10月27日早上,韩泽迁像平常一样戴着安全帽,快速地在办公室和工地之间来回走动。有时他会停下来,拿出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一些东西,有时则会耐心地和现场的班组长以及技术员进行深入的讨论。
施工现场,塔楼每天都要运转,其间牵涉了大量人事物的调动。在工作中,韩泽迁时刻把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把现场安全关。“我每天都要时刻关注工人的安全行为,是否戴好安全帽、穿好反光衣,登高作业时系好安全带。”此外,作为栋号长,他还要从细枝末节入手,保证各个分包班组之间的每道工序都能紧密穿插,避免由于协调不及时,影响工作效率。
韩泽迁回忆,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的精准细致,他需要反复核对图纸,并进行现场复核,从地基开始到高楼拔起,每一个阶段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在施工过程中,他需要提前识别,现场的幕墙预埋件和梁钢筋施工过程中产生图纸与现场不符的情况,并联合技术部进行优化幕墙预埋件与梁钢筋的连接,确保满足受力要求。
“在工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难题和挑战。”韩泽迁认为,也正是在这些挑战中不断寻求解决方案,才能获得更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只有学透了,才能更好管理现场”
由于第一次参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韩泽迁加班加点地守在现场,每天都查看施工方案,不断地补充相关规范工艺的学习。
韩泽迁说,由于东莞银行总部大厦是超高层建筑,与普通住宅相比,它的柱子截面是2米*2米,墙柱体量非常大,层高较高,中间还有钢结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桥墩。”他形象地比喻说,诸多不同之处,增加了具体施工的难度,而且由于柱子的体量很大,在浇筑混凝土时,值班人员务必都要在现场全程值班,同时,在浇筑过程中严格管控质量标准。
“金九银十”是项目施工的黄金期。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期间,韩泽迁将即刻组织现场快马加鞭赶工期,将原定需要近10天才能够完成的铝合金模板首次拼装缩短为6.5天。韩泽迁介绍,此次施工难度较大,首先模板需要分两次拼装,其次由于铝模班组新进场施工,与其他班组的配合还不太熟练,需要磨合协调。
“在赶工过程中,我的确比较繁忙。”韩泽迁介绍,赶工过程中,他需要每天提前通报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在拼装过程中对安全和质量进行严格管控。
从早上7点30到晚上6点,除了日常的午休之外,韩泽迁在白天都会留在现场。而在晚上下班之后,由于第一次涉及超高层建筑,他还需要通过资料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学透了、学明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现场。”他笑着说。
为城市地标贡献“工匠力量”
2020年,韩泽迁从吉林建筑大学毕业,毕业后,他来到东莞,开始从事施工员的工作。“施工员岗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要负责项目的施工过程,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完成。”韩泽迁说,刚到工地,自己是从基础工作开始,不断地学习规范要求,因为只有记住规范,才会管理。
在建筑行业,无论是国家重器还是城市象征,无论是道路桥梁建设还是港口发展,这些工程不仅彰显了国家的品牌形象和实力,也联动着建筑从业者们奋斗的身影。谈及接下来的目标,韩泽迁充满了动力,他说接下来,他将和项目团队一起努力,奋斗一线,攻坚克难,将东莞银行总部大厦项目的工期能够如期完成。
由北至南,四年来,在深入体验东莞生活后,韩泽迁感受到在东莞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相对较快。“我感觉东莞这座城市,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奋斗者,他们在这里追逐梦想,书写人生的篇章,让我觉得东莞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韩泽迁的成长,正是一个青年人与青年之城的双向奔赴,而韩泽迁认为,这座城市给予了无数后浪勇立潮头的机会。“我正在备考一级建造师证书,未来我打算留在东莞,早日买房,早日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