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埔海关在对东莞市百安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开展后续稽查时,发现该公司的液体化工品账实不符,存在一定误差。而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液体化工品在运输、装卸、仓储过程中,因挂壁残留、挥发以及温度压力变化等原因出现了短少,且客观上无法避免。经过海关关员的专业评估,认定该短少数量处于合理短溢区间范围,对企业不予行政处罚。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企业在保税货物管理中面临着严格的数量核算要求,稍有偏差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申报调整、后续监管程序,甚至带来行政处罚。加工贸易货物“短溢区间”改革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这一实际困难,让企业实现松绑减负。
今年4月,海关总署发布了《加工贸易货物“短溢区间”管理行政执法裁量基准》,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工贸易货物“短溢区间”改革,是指对加工贸易企业在运输、储存、加工、装配等过程中,产生的加工贸易货物短溢幅度在-1%到1%之间的情形,除企业存在主观过错外,不属于违法违规行为,由企业申请办理征税或调整账册底账手续后,海关按规定予以核销的管理措施。
这一改革优化了加工贸易监管,顺应了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和纾困减负需求,有效保护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合法权益。黄埔海关稽核查部门在加工贸易平衡核算中积极落实“短溢区间”管理机制,在一定幅度内允许保税货物的数量、金额等存在合理误差,符合不予处罚情形的,依法办理征税或调整账册后,海关按规定予以正常核销。
这一举措减轻了企业的申报和管理压力,企业无需过度担忧加工贸易账册管理过程中微小的误差,在合理的短溢区间内更加安心地开展业务。东莞市百安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关务主管林耿鑫说:“以前,我们常常因为一些难以避免的损耗误差,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申报调整等事宜,现在有了合理的短溢区间,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埔海关稽查处副处长叶翃表示:“加工贸易货物‘短溢区间’改革是海关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举措。这一改革机制实现了海关科学监管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开放的贸易环境,为加工贸易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今年1-9月,黄埔海关共办结加工贸易稽查事项56宗,其中有19宗适用“短溢区间”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