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席卷各行各业,为不同领域技术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契机。10月25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上举行了AIGC新纪元·新质动漫探索创新发展论坛,多位专家大咖齐聚,畅谈新质生产力及AIGC如何为动漫产业注入新动能,并探讨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AIGC对动漫产业传统的内容创作、生产等环节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AIGC的出现?东莞该如何抓住AIGC发展浪潮,赋能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吴限。
向好or反噬
创作者如何与技术共生?
近年来,市场上基于AIGC辅助打造的动漫潮玩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作品往往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创新的技术呈现方式,将经典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民间文化重新演绎,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而在这期间,公众对AIGC也产生了持续的忧虑。 AIGC有多大可能帮创作者做出好的选择?AIGC是否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鸿沟”进一步扩大,导致出现新的社会阶层?
吴限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当下技术浪潮,创作者不仅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更要关注新技术给传统制作模式带来的赋能。他表示,AIGC的出现会赋能动漫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对项目创意和对创作者的加持作用上。
“创作者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开拓性创作,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劳动。例如,在创作过程中,人工智能相当于‘创意助手’,面对随时准备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和视角,这会把创作提升到一个比原来的效率高很多、同时脑洞大开的状态。”吴限说道。
对话中,吴限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AIGC在动漫、潮玩领域赋能的特点——效率高、专用性、随机化。他指出,AIGC的介入,显著提升了产业在创意流程的工作效率,创作者只需要提出一个概念或主题,AIGC便能协助产出一些设计图纸和故事线索。
他指出,随着培训模型的不断进步,AIGC在解决角色、人物表演和场景的一致性上展现了其专用性功能。同时,在创作过程中,AIGC的辅助功能也提高了作品随机化的可能性,“创作者仍需投入大量时间,从众多选项中精心挑选出最终的作品。平台不管是提供800张还是1000张,用户最终只要确定一张。这段精挑细选、反复敲定的过程,就是用户与AIGC不断互动的结果。”
针对一键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用户习惯从而产生依赖的问题,他建议,用户要谨慎对待数据库的“讨好”与“投喂”,减少对新技术的依赖模式,因为这可能影响人的独立思考和搜集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AIGC不仅是引导者,还是人类工作的好帮手,与其担心AIGC会进化代替人类,不如对人类的退化进行反思。”吴限说道。
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
赋能中国潮玩之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东莞潮玩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背靠“世界工厂”成熟完善的产业配套和高品质技术水准的制造业优势,乘着东莞获得“中国潮玩之都”荣誉称号的东风,一大批本土的潮玩企业顺势而上,潮玩经济在东莞呈现出空前的活力。东莞迅速成为全球潮玩集聚地,涌现了一大批龙头潮玩企业,其中,不少企业争先在自主研发IP赛道上发力。
在汹涌澎湃的技术浪潮之下,把握时代的增量成为摆在城市面前的命题。东莞该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用AIGC赋能潮玩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吴限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重视原创品牌的IP培育和孵化。IP是潮玩行业的制胜法宝,政府要积极寻找IP孵化新“接口”,不仅要追求产业生产效能的高效率,更要以创新为驱动,通过产业升级形成生态,推动错位发展,实现共生共荣。
二是健全人才生态建设,重视“活动引才”。好IP离不开好内容,离不开创作者的持续创新和匠人精神和IP的运营规划,东莞要加大人才的吸引力度,把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保障作为着力点,提供各类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贴心的人才服务。
三是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围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需求,以多项举措汇聚各方资源,全力打造算力充沛、数据富集、模型先进、生态繁荣、服务高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