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2日,“2024中澳结核免疫年会”在东莞松山湖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结核免疫相关方向的专家齐聚松山湖,交流结核病免疫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加强多方合作,力争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创新突破,推动提高东莞乃至大湾区结核病的研究水平。
2024中澳结核免疫年会由广东医科大学主办,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医学技术学院承办,东莞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协办。来自牛津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广东医科大学等30余家大学与科研院所的15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者参会,并就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病机制、快速诊断和新型疫苗等最新研究前沿和动态进行分享交流。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致开幕词。卢景辉对来自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的结核免疫研究工作表示赞赏,并表示广东医科大学愿同与会的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协调与合作,为世界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大会主席、深圳大学陈心春教授致词时表示,2015年以来,每年举行的中澳结核病和免疫学会议都召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主要研究人员,讨论结核病控制方面的当前挑战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突破。中澳结核免疫年已成为全球结核病研究的重要盛会,此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深化中澳学者在结核病研究方面的合作,为全球结核病防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围绕结核病的免疫机制、疫苗开发、药物抗性、诊断技术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讨论,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合作机会。
据悉,应对结核病这一延绵千余年的传染病,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人类矢志不渝的梦想。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在市场上使用的结核病疫苗,可减少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但不能预防原发性感染,更不能预防肺部潜伏感染的“复燃”。要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研发和推广针对全年龄段的新型结核病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新型结核病疫苗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专家表示,对我国而言,未来仍需进一步鼓励研发新型结核病疫苗,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从而缩短结核病疫苗研发周期,加快疫苗上市。
据了解,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终止结核病战略》,提出的目标是到2035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下降到10/10万(十万分之十)以下。2021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为134/10万,目前发病率年递降率仅为2%左右,实现2035年的目标面临很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结核免疫研究方面,广东医科大学徐广贤教授团队申报的“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T细胞抗原的筛选及自组装纳米疫苗的构建与免疫学研究”项目,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该项目基于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高通量双盲筛选T细胞抗原,并构筑高通量“即插即用”的纳米疫苗制备技术平台,突破亚单位纳米疫苗的技术瓶颈,以期研制出新型结核病疫苗,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撑。本次大会,徐广贤教授也与全球专家共同分享了该团队在结核新型疫苗研发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