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从“农民工”到“文艺名家”的学术之旅,《新华文摘》第六次推介柳冬妩的文学评论
东莞+ 2024-10-11 21:06:43

10月10日,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东莞文学艺术院一级作家柳冬妩(本名刘定富)再次当选副主席。更为可喜的是,柳冬妩的文章《鲁迅与安特来夫的生死对话》,被刚刚出版的《新华文摘》2024年第19期论点摘编,摘编内容如下:

柳冬妩在《作家》2024年第6期撰文指出,鲁迅帮助李霁野校改安特来夫的剧本《往星中》译作,其意义不在于校改本身,而在于通过校改译作,使两位文学大师之间产生了精神对话。这个对话的直接结果,就是《死火》《过客》《复仇》《复仇(其二)》,可能还包括《狗的诘问》。《往星中》还出现了与《狂人日记》极为相似的夸张句式,不排除鲁迅在更早之前已经看过《往星中》的德语译本或日语译本。将《死火》与《往星中》进行对读,“死火”意象的互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永得燃烧”的“死火”,戏拟和解构了《往星中》“永远的火”。“死火”找到了他的主人,并出现在“主人的脚旁”,“也说话”。“红慧星”,是鲁迅赋予“死火”的最后形象 ,与《往星中》大有关系,值得寻味。《过客》与《往星中》一样,来自东方的“过客”是对圣经中“东方博士”的戏拟,“前面的声音”“血”“坟”等意象与标志性的动作“走”,形成了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两首《复仇》,也可能受到了《往星中》的暗示。《狂人日记》“四千年吃人履历”, 与安特来夫似的夸张句式,如出一辙。安特来夫与鲁迅都是很难被归类的作家。事实证明,无论用现实主义,还是象征主义的创作理论,都很难全面阐释鲁迅从《狂人日记》到《野草》《故事新编》所进行的异彩纷呈的艺术探索。表现主义的夸张、变形、怪诞,后现代主义的戏拟,或许是考察鲁迅文学的两个重要视角。

 

据悉,这是《新华文摘》第六次推介柳冬妩的文学评论,见证了他从“农民工”到“文艺名家”的学术之旅。

改革开放以来,有超过2亿人在东莞工作过、建设过、奋斗过、圆梦过,柳冬妩就是非常典型的“2亿分之一”,他在东莞圆了自己的“作家梦”“学者梦”。2023年12月,柳冬妩文艺评论工作室,被东莞市文联列为东莞市文艺名家工作室。这位“文艺名家”,原来是位农民工。1992年,高中毕业后的柳冬妩从安徽来到东莞,先后在港资玩具厂和台资绣花厂打工。1994年4月,柳冬妩被聘到东莞市文联当《珠江潮》杂志编辑,东莞给他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遇和舞台。1995年第5期《诗刊》,发表了柳冬妩的组诗《我在广东打工》,被誉为打工文学在全国崭露头角的一个重要标志。之后,柳冬妩长期研究“打工文学”,为擦亮广东这一文学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广东省首届签约文学评论家。

柳冬妩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奖项,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等多项。出版《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中国打工诗歌研究》等专著10部,全国首部打工文学研究专著《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入选广东省政协主编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中70条东莞率先项目,与虎门大桥等一起入选“东莞之路”石刻群,成为东莞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率先的49个典型事例之一。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顾柳冬妩的学术之旅,离不开《新华文摘》的提携和助推。《新华文摘》系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其选登和摘编文章代表了该领域的前沿思想,是我国最具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类杂志,也是我国最具学术影响力的二次文献转载刊物。《新华文摘》推介柳冬妩的六篇文章如下:

一、《在城市里跳跃》,原载《读书》2004年第11期,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以《“打工诗人”笔下的动物形象》进行了论点摘编。该文荣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二、《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原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2005年第14期《新华文摘》存目。《北大年选》《新世纪文学研究》等选本全文转载,《中国学术年鉴》等节选推介。

三、《在生存中写作:“打工诗歌”的精神际遇》,原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2006年第6期《新华文摘》转载,并被收入《新华文摘精华本》文艺评论卷。该文荣获首届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四、《少数民族作家与打工文学》,原载《民族文学》2012年第2期,2012年第12期《新华文摘》存目。

五、《张冠李戴?陈独秀原配并非高晓岚——兼谈民国才女高晓岚其人其事》,2021年5月5日《中华读书报》 整版发表,  2021年第13期《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 

六、《鲁迅与安特来夫的生死对话——<死火><过客><复仇><狂人日记>与<往星中>的互文性解读》,原载《作家》202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24年第19期论点摘编。

据悉,2016年以来,柳冬妩在《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现代文学研究论文几十万字。13万字的长篇文艺评论《这样的战士——<野草>时期的鲁迅、军阀与“文人学士们”》,被《作品》连续两期(2004年第5期、第6期)头条连载。《新华文摘》本次推介的这篇文章,是柳冬妩进入鲁迅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文字:沈汉炎 图片:采访对象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