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镇半仙山村:守住朱子文化根脉 百年古村焕发新生
东莞+-横沥视窗 2024-10-01 11:29:00

■横沥镇半仙山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努力建设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和美乡村 横沥供图

位于横沥镇半仙山村的朱子文化公园,苍劲耸立的荔枝古树下,三五成群的半仙山人或围成一圈玩棋牌,或舞动身体运动健身。荔枝古树作为当地文化的具象载体,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变迁。对于当地人而言,守护这片古荔林,就是守住了家乡的根。

“荔”经数百年,这里既有古树瑰宝,也能窥见一个半仙山村的新图景。对于土生土长的半仙山人来说,荔枝古树的精神价值远胜其作为果树本身的价值。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它亦是和美乡村建设精华的浓缩。

去年以来,横沥镇半仙山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聚力经济产业、环境提升、社会治理等方面协调发展,打造本土“朱子传承 宜居半仙山”特色品牌,努力建设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和美乡村。

朱子文化代代传

位于横沥镇中心区的半仙山村,是朱熹后人开村立业之地,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半仙山人对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未止步。

“朱子文化内涵丰富,很有教育意义。”半仙山村党委书记朱立根说,从“人、文、地、产、景、治”六个维度出发,半仙山村重点围绕“朱子文化”特色,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建设“一廊二园四馆”项目,推动朱子文化承传古村落建设,打造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乡村文化品牌。

走进半仙山村,处处弥漫着朱子文化气息。朱氏宗祠、叶祯公祠、子琅公祠、景林公祠、酉山公祠、景辉公祠等明清特色建筑,与村道旁的荔枝古树相映生辉,构成一幅古朴悠闲的乡村美景。为留住乡愁与家族印记,半仙山村积极推进朱氏宗祠等建筑修缮工作,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历史信息,让古建筑群再现昔日光彩。

在横沥镇,有上百年历史的荔枝古树群分布极为少见。半仙山村的朱子文化公园内,有一整片的荔枝古树群,共有44株荔枝,其中登记在册荔枝古树4株。它们形态各异、风格各具特色,或清奇俊逸,或孤高古朴,却都有着岁月磨砺的沧桑感,极具审美价值。

“受书香浸染,村民们保护古树的意识都很强。”朱立根形容道:“试想坐在荔枝古树下,手捧朱熹的《朱子家训》,倚老树而屈蹲,轻轻地翻开纸页,诵读上面的字句该会拥有多么怡然的心境。”

在半仙山人的心里,或许荔枝古树就像一个图腾一样根植于心。人们来到这里,一方面休闲娱乐、欣赏荔枝古树,另一方面当地朱氏后人时时刻刻铭记祖辈祖训,外来游客则更加深入了解和感受朱子文化的精髓。

修路换景展新颜

朱氏宗祠内,朱子文化年复一年地传承着。宗祠外村庄中,“翻天覆地”的和美乡村建设马不停蹄。

“杂物乱堆的角落种上了小花小草,漆黑难行的巷道变得明亮平坦,昔日垃圾成堆的鱼塘摇身一变成为亲水公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生活在半仙山村大半个世纪的朱叔由衷感叹道:“村内的变化似乎就在一瞬间,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在许多村民眼中,半仙山的点滴变化都值得开心。而朱叔所说的鱼塘就是朱氏宗祠前的“围面前塘”,这是半仙山村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池塘水进行清洁治理及周边步行道升级、升级朱氏宗祠前300米水泥路、增设特色景观照明路灯以及休闲坐凳……一个个小改造提升了“大环境”,为村民群众提供亲近自然、娱乐休憩的好场所。

然而,“围面前塘”周边环境的改造只是半仙山村向美丽乡村建设迈进的其中一步。朱立根透露,村委会想方设法从群众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事务入手,比如计划建设停车楼,缓解“停车难”问题;建成一批“四小园”,打造家门口“微幸福”;增加景观路灯和旧村巷道改造,让群众出行更为方便。

村庄的变化让村民看在眼中,喜在心中,更是行动起来。美丽庭院建设在半仙山村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村民结合家风家训、传统文化等特色资源,在自家庭院内种植花卉、果树等,实现“一户出彩”向“户户出彩”“一处美”向“处处美”“风景美”向“人文美”的转变,以家庭“小美”汇聚乡村多彩“大美”。

一个个绿美小庭院,既彰显一个家庭的生活品位和生活品质,更是“百千万工程”深入群众的生动体现。

产兴人旺谋发展

■半仙山第三工业区改造效果图

如果说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了半仙山村的“颜值”,那么,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则是振兴半仙山的关键招。

村要振兴,投入是关键。“打铁必须自身硬。”朱立根深知,只有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位于横沥西环路的半仙山第三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老旧的厂房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厂房布局不合理、集体收益低等问题。半仙山村谋划推进面积约320亩旧厂房的“工改工”“工改商”项目,赋予老旧厂房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破”与“立”之后,便是“新”。“工改”后的第三工业区第一期,预计将增加集体物业约10万平方米,容积率2.8,逐步打造生态型、开发式的高端制造园区。与此同时,半仙山加快整合村委会、幼儿园地块,推动实施半仙山村停车楼兼城市会客厅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解决镇中心停车难的问题。

朱立根深知,“百千万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的战略举措,是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接下来,半仙山村将抓住‘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通过产业发展提效、空间风貌提升、配套设施提质等手段,凝心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半仙山村规划对横东田进行连片升级改造,实现农田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一方面,加强横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优化农田布局,开展农田景观设计,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风光;另一方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丰富美丽田园的文化内涵,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可以预见,彩色的水稻与灿烂的鲜花在横东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地艺术景观,吸引着游人打卡拍照;种植、施肥、采摘等农耕体验活动让游人乐享田园生活……

对话

东莞日报:这些年,半仙山村哪些方面的变化让你感受最深?

朱立根:让我感受最深的,首先是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村民的分红收益,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其次是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将以前脏乱差的卫生黑点、死角升级改造成10多个“四小园”,为村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最后是充分挖掘停车资源,精准增加停车设施,利用闲置空地完成建设临时停车场4个,增加停车位130个,有效缓解周边停车压力。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更是显著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为半仙山村“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莞日报:半仙山村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

朱立根:半仙山村紧密围绕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和低效存量资产、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布局的高质量发展思路,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半仙山村。

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半仙山村将半仙山村协同创新园等老旧物业置换成恒泉工业园的厂房,在解决民生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又推动村物业转型增值,提高村集体租金收入。同时积极推动老旧物业“微升级”,分别对第三工业区、原大新商场等老旧物业进行主体加固、外观升级和完善配套设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接下来重点推动半仙山村停车楼兼城市会客厅项目,优化完善公共空间布局,项目建成后预计增加约400个停车位,解决镇中心停车难的问题,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文字:记者 袁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