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头条|《我的父亲我的桥》:舞台剧演绎高埗大桥传奇 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东莞+ 2024-09-26 10:59:21

一座桥见证一座城。

高埗大桥是东莞乃至广东第一座由农民集资兴建的公路桥,开创了“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新模式,通车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高埗从此驶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高埗大桥(旧址)通车40周年。为落实东莞市文化强市工作部署,传承和丰富高埗大桥(旧址)精神和文化内涵,高埗创作推出首部讲述高埗大桥(旧址)故事的原创舞台剧《我的父亲我的桥》,并于9月26日晚进行首演。

该剧用舞台艺术再现高埗人敢为人先集资建桥的动人故事。近日,本报记者走近《我的父亲我的桥》的幕后,去感受这部舞台剧从创意萌芽到舞台呈现的动人瞬间,以及东莞儿女“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舞台剧还原当年建桥情景

9月23日晚,室外细雨如织,为高埗镇影剧院外添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幔。而剧院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灯光璀璨,人声鼎沸,洋溢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我的父亲我的桥》剧组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后阶段的彩排,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演出做足准备。

“灯光,注意情绪的变化,这里需要柔和一些,营造出回忆的氛围。”

“背景的字体不够厚重,换一个比较好。”

编剧兼总导演杨子华身着简洁干练的工作服,手持话筒,不时穿梭于演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他的声音穿透嘈杂,清晰有力,指导着每一个场景的转换、每一句台词的情感拿捏。

夜渐深,但剧院内的热情不减,杨子华与他的团队仍在不懈努力,只为三日后的正式演出,能够让每一位观众都能通过《我的父亲我的桥》,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杨子华是东莞文艺名家,原就职广东话剧院,曾导演过多部精品话剧、短剧。此次,他统筹《我的父亲我的桥》整个演出的创作和指导工作

《我的父亲我的桥》讲述在改革开放初期,高埗镇因为三面环水、交通不便,不仅影响当地人出行,而且拖累了经济发展。故事从大学毕业生莫水生的父亲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突发急病,因为路途遥远而耽误了救治不幸离世展开叙事。生产大队队长招商的失败,水生与恋人两地分隔的无奈,村民们对未来无望的苦闷……大桥修建前,高埗人面临的种种无奈和对高埗连接外界的渴望在舞台上一一再现。

面对交通出行难题,高埗人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修建一座通往城区的大桥,彻底改变高埗落后的面貌。一声起,万声应。以莫水生等为代表的高埗人敢闯敢试,历经了集资、雨夜抢险等困难,终于建起了全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地方公路桥梁——高埗大桥。而随着大桥的建成,莫水生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杨子华介绍,《我的父亲我的桥》采用舞台剧的方式来呈现,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外,演员精湛的表演,全部原创的音乐、多个大场面的舞蹈,以及现代的影视化舞台背景和光影效果,将带给观众丰富多元的视听享受。届时,观众将在舞台上看到当年高埗大桥集资时开村民大会的重现,还可以了解捐款的诙谐小插曲,剧中以大型舞蹈呈现的壮观的开工仪式、欢庆的大桥通车仪式和水生与恋人的婚礼,与多媒体舞蹈互动的惊险的雨夜抢险场景等,都非常值得期待。

“在创作剧本前期,我们采访了当时大桥的总指挥、建设者等多位大桥建设的参与人员,舞台剧里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当年真实发生过的,让观众看到一个有笑点、有泪点、有激情、有温情的建桥故事。”杨子华告诉说。

高埗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林锐朗介绍,《我的父亲我的桥》的演员阵容庞大,作为一个人物群像剧,该剧主要演员就有十多位,汇聚了多位东莞本土的优秀演员,也有来自国内艺术机构的专业演员参与。“作为舞台剧,剧中大型舞蹈场景的众多群演演员则大多来自于高埗镇,有机关工作人员、有教师,亦是高埗镇本土文艺人才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林锐朗说。

“能深刻感受到当年父辈建桥点滴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无不激励着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创新和吃苦耐劳。”参与演出的高埗文艺爱好者黎慧诗如是说。

▲2024年1月27日,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活动在高埗大桥(旧址)举行(资料图)

高埗大桥通车40载

20世纪80年代初,高埗镇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过去老话讲,隔河千里路,所以我们这里一条河,万江那里一条河,再到万江莞城那里一条河,很麻烦。”原高埗公社党委书记袁仲庆回忆道。

据资料记载,改革开放前,高埗一直以农业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1978年,全公社工农业总产值837万元,其中工业仅有37万元,占总产值4.4%,公社财政实力十分薄弱。

为打破发展困局,连通经济“脉络”,高埗人民决心修建大桥。1981年5月,高埗大桥开始兴建。面对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高埗公社领导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这一模式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

公社倡议本地村民每人捐出10元,同时发动群众义务参与修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高埗大桥于1984年1月27日正式通车。

(资料图)

高埗大桥的建成通车,圆了高埗拥有一座桥的梦想,从此改写高埗人举步登舟的历史,也结束了高埗没有桥的历史。高埗大桥连接起莞城和万江,解决了交通出行,人们不再担心晚上回家难的问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更加紧密便利。公路运输也通畅起来,据《东莞市交通志》记载,建桥前,汽车到莞城要绕道28公里,经过石龙渡口,需要3小时才能到莞城;建桥后,开车过桥只需几分钟。

大桥的通车亦直接刺激了高埗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据原高埗公社团委专职干部苏福光回忆,通车的那年年底,原先只有一家工业企业的高埗镇,当年就有七家外资企业入驻。大桥的通车连接起了高埗与外界沟通的渠道,直接刺激了高埗工商业的发展。通车当年,高埗镇工农业总收入3509万元,首次突破3000万元,高埗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大桥通车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成为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发展公路的体制束缚,为公路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和制度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公路建设的发展。

今年是高埗大桥(旧址)(以下简称为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为继承和发扬高埗大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今年1月27日,高埗举办通车40周年活动,以“亲历者讲述+图片展+健步行”的形式,让大家重温当年建桥的激情岁月。

做好“桥”文章 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我的父亲我的桥》并非首次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早在2021年,高埗镇文化服务中心创作的快板《我的父亲我的桥》就在东莞市第三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比赛中荣获曲艺类银奖。

关于出品创作舞台剧《我的父亲我的桥》的初衷,高埗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剧的创作意义不仅是讲述高埗大桥建设早期的陈年往事,也是以文艺的方式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团结奋斗,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我们想通过这部舞台剧,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父辈当年是用什么样的精神建起这座大桥,这种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希望能够传承到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在东莞各项建设中发扬当年父辈的精神。”导演杨子华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成立75周年和高埗大桥(旧址)通车40周年,落实东莞市文化强市工作部署,传承发扬好“高埗大桥”精神,打造改革开放文化品牌,今年以来,高埗镇还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和活动,包括举行“传承大桥精神 再创高埗辉煌”——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活动,以“亲历者讲述+图片展+健步行”的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重温当年建桥的激情岁月,感受高埗这40年经济社会变化与城市发展。同时,高埗镇政府还与东莞市作家协会合作,组织陈启文、胡磊、詹谷丰等国内一批知名作家编写《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周年纪实》书籍。

作为东莞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见证,高埗大桥凝聚着东莞始终置身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继承和发扬好高埗大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将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字:记者 刘维佳 图片:记者 梁浚锋 程永强 陈帆 视频:记者 苏祖洪 张伊琳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