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英语老师,到毕业班语文老师,再到班主任兼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从教十年来,37.2℃教育始终是东莞松山湖第一小学教师李上青追求的教育初心和理想。她说:“我想追寻37.2℃教育的黄金温度,让每一分努力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支撑。”锲而不舍,花开有期。为了初心,李上青不怕苦累,坚定地奔赴这份梦想和目标。
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李上青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此前,她曾获评“全国百佳班主任”、东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南粤优秀教师,受聘为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三名”工作室顾问、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班主任工作部)兼职研究员、广东省语文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实践导师;但她依然选择扎根一线,因为她觉得: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事就是和孩子打交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李上青对语文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她认为,任何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因此都离不开语文。因为语文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和语文融为一体,语文课堂要生活化,语文的外延也是语文。同理,语文课,既要把学生带进文本,也要把学生带出文本。文本只是课堂的一根导火线,一根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火线。而大量阅读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王道。

“课前三分钟,大家都轻松。”为了让语文课和生活连接起来,李上青不断琢磨,如何让语文课既自然轻松又温暖。她大胆采用“课前三分钟”预热语文课。她用这三分钟,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三分钟故事分享会、三分钟即兴演讲、三分钟“你说我秀”、三分钟“百家讲坛”……就这样,“三分钟”让语文课热了起来,语文课上的温度也在这三分钟定格。
尝到了“课前三分钟”甜头,此后,李上青对课前三分钟情有独钟,于是,各种形式的读书分享会、好书推荐会便贯穿在她的语文课堂中,课堂的温度也在这些分享中得以守恒。
与此同时,在现实课堂中,李上青努力实现从“小我”到“大我”,从“教书”到“育人”,努力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努力预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哪里会跌倒,哪里会掉队,哪里会不顺利,然后停下来扶他们一把,或返回去推他们一下,从而实现课堂上的同呼吸,共生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和创新,让她有了“37.2℃教育”的想法,她提出了37.2℃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她研究课堂语言的适切性,研究课堂时空的科学性,研究语文教育的融合性,“所有的探索,都是为了追寻37.2℃教育的黄金温度。”她说。

在李上青看来,37.2℃教育不仅仅只限于课堂的温度,还应该是孩子们心灵的温度。她说:追寻37.2℃教育,教育者要有温润的语言,班级要充满温情。因此,她在构建37.2℃语文课堂的基础上,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不断创新班会课模式,探索了“五个一”养成教育路径,以此为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温暖的教育要从温暖的语言开始。李上青认为,从老师口中吐出的不足为奇的几个字,在学生心中可能会发生“十级地震”。言轻意重的“指令”、欲擒故纵的“激将”、春风化雨的“称谓”、曲径通幽的“批评”都是最易打动学生心灵的话。她说:“教育者,修炼语言的艺术,把握语言的温度,才能看到教育的美丽。”
班级应该有温度,有温度的班级充满温情、尽显雅趣、和谐奋进;有温度的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亲情家园、文化佳园和精神乐园。为构建温雅的班级,她不遗余力。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李上青还探索了“五个一”的养成教育路径:“每日一语”“每日一诵”“每日一善”“每日一故事”“每日一省”。在她看来,任何成功的教育都应该是自我教育,即学生能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从而使他律变为自律。“五个一”让学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借“五个一”打造班级的软文化,不断优化班级的德育基因。
她是一个乐于思考、大胆创新的人。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索出一种新的班会课模式——班级故事型班会课。这个课型诞生于她的“班级故事系列分享课”。她邀请学生每周把当周班中最触动自己的人或事写下来,也可写写自己的感受。自此,班级每周便有了一节特殊的语文课——班级故事系列分享课,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些让人受教的故事便在这节课中呈现,学生们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辩一辩、演一演等形式把故事再现,而她适时的点拨也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有了这样一节分享课,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有了标准,思想情感得到了熏陶。慢慢地,班级故事系列分享课基本上可以替代班会课了。至此,她的“班级故事型班会课”便成型了。现在,她又开始探索“三分钟微班会”“一分钟说说说”等特色德育活动微课。她用教育的智慧,构建了文雅的班级。

朝夕不倦,功不唐捐。李上青的努力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受聘为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连续三届受聘为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受聘为广东省“三名”工作室顾问,受聘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校首席专家,受聘为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班主任工作部)兼职研究员,受聘为广东省“百千万”名教师和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实践导师等。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李上青深知,让教育恒温,靠一个人、一所学校还不够,需要更多的老师来践行。于是,在工作室建设中,她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携手共进,不仅出版合著两本,发表论文六百多篇,还指导三名成员教师获评“广东省名班主任”、六人获得“广东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十人获评“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十二人获评“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
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送培送教、送课下乡、支教等活动,主动承担省内外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任务,在省内外多地进行交流分享,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引领作用。

近十年来,她追随着“省百千万”的队伍,跟随着“省名班”的脚步,带领着工作室的伙伴,足迹遍布国内外。这些经历,开拓了她的视野,丰富了她的思想,也坚定了她坚守一线教育的决心。
她说,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教育者的心灵温度要守恒,37.2℃刚刚好,保持着爱的温度,才能看到教育的美丽和魅力。
追寻37.2℃教育,做一个温暖人心的教育者是李上青的自我要求,也是她对教育的温暖希冀,她将带着这份追寻,温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