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东莞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东莞+ 2024-08-26 19:40:28

东莞科技创新再传捷报!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关于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经初步统计,东莞共有131个项目入选,资助经费合计51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4%、23.6%,位列全省第三,居地级市首位。其中,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散裂中子源研究员童欣),重点项目1项(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教授林灼锋),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96项,面上项目3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自然”)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资助渠道之一,在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发掘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东莞今年共有131个项目入选,资助经费合计5161万元,入选超过10项的单位依次为东莞理工学院、材料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散裂中子源、大湾区大学、市人民医院6家单位。其中,东莞理工学院入选40项资助经费1345万元,材料实验室入选20项资助经费784万元,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入选19项资助经费855.5万元,散裂中子源入选18项资助经费1029万元,大湾区大学(筹)入选16项资助经费516万元,市人民医院入选11项资助经费402.5万元。

近年来,东莞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承担国家基础研究任务能力也稳步提升。对比以往科研任务数量不难发现,2020-2023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下称“国自然”)项目数量分别为67项、73项、108项、119项,获资助经费分别为2787万元、2741万元、4382万元、5197.5万元,项目数和经费数都取得了五年翻两番的显著成效。同时,在科研任务质量上,自2020年东莞首次承担国自然重点项目后,“卡脖子”难题取得快速进展,科技成果转化也交出亮眼成绩单。在人才培养上,本土人才自2021年首次入选优青、2023年首次入选杰青后,现有在莞国自然杰青获得者25人、国自然优青获得者10人。广州、深圳稳居第一梯队(暂无具体官方统计数据),东莞、佛山处于第二梯队,东莞获批数量与金额位于全省第三位,地级市第一。

梧高则凤必至。目前,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版图中,东莞已经形成包括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先进阿秒激光、172家重点实验室和2家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内的基础研究平台,持续输出源头创新成果。为更好构建完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体系,深入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6月14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东莞市基础研究行动计划(2024—2026)》,明确提出东莞将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形成以粤莞联合基金项目为牵引,以重大平台和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等为补充的科学研究资助体系,计划到2026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要以目标导向,确保完成科技硬指标、硬任务;强化全市各机构配合协作,充分发挥优质科技资源引导产业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持续推动基层科技进步,推动一批优质科技项目到各镇街(园区)布局,畅通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通道。”在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副市长黎军对2024年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在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激烈竞争下,东莞仍保持着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稳步提升的趋势,彰显了东莞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科研领军人才方面建设成果,为助推建设高质量国际科创制造强市、澎湃经济新动能激荡着无穷的力量。

文字:周子怡 图片:陈栋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