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东莞大家谈 | 以新型生产关系赋能新质生产力
东莞+ 2024-08-22 09:58:02

开栏语: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奠定理论基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全会精神学习成果和“学术东莞”品牌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即日起,东莞市社科联与东莞日报联合在“理论·学习”版推出“学术东莞大家谈”专栏,为加快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黄琦,作者系东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升级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新型生产关系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不仅对理解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启示。

一、新质生产力的趋势与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新质生产力概括为“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可见,新质生产力是指在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品质、新的属性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表现在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方式变革等方面。

新质生产力是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等要素作用下,形成具有高效、绿色、智能等特征的新型生产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驱动。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依托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二是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注重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三是智能化。新质生产力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四是个性化。新质生产力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定制化、柔性化生产的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型生产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须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新型生产关系“反哺”新质生产力。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启了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跃升,也变革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深刻地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广泛地参与收入分配,重构着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动态发展的,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也不是停滞不变的,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中,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新型生产关系具有的新的内涵和速度。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和优化,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释放其潜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新型生产关系的内涵与演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配置方式以及生产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内涵也不断演变,形成以知识、信息、数据等非物质资源为核心,以创新、协作、共享为特征的新形态。与传统生产关系相比,新型生产关系更强调创新、灵活性和开放性,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提供了可能。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丰富,催生新型生产关系不断形成。这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机制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等方面的变革。例如,数据所有权的界定、技术专利的保护、创新成果的分享机制等都成为当前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新型生产关系还涉及如何平衡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技术创新的成果能够惠及广大民众,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社会,除了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外,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日益广泛参与到收益分配中来。其中,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管理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协作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等等。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分配方式,也使得分配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更为多样化的财富分配方式。

四、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机制

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必须围绕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完善下功夫。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深化改革,其重要任务在于调整那些不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生产关系。在此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来判断生产关系的优劣,确保新型生产关系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稳步协调推进。这要求打破传统束缚,创造更加灵活、高效、公平的市场环境。鉴于新质生产力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展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不同的生产环境也可能需要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相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不应采取单一模式,而应先立后破、因地制宜,体现多样性与灵活性,以适应各行业独特的生产特点和发展需求。

三是塑造新型生产关系要加快科技、人才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体制的改革,完善科研机构的治理结构、资金投入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等。深化教育改革,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建立科学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动态调整投入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确保有限资源向具有战略意义和创新潜力的项目倾斜。以上种种,都是变革新型生产关系的题中之义。

四是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分配关系。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既要关注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和便捷化,还要着眼于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确保分配机制既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能够缩小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新型生产关系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对新型生产关系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