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分之一”在北京西:东莞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加速器”
东莞+ 2024-08-15 14:05:12

近日,寻找“2亿分之一”——从东莞东到北京西九城联动活动到达北京西站。

在北京华贸中心的写字楼里,我们找到了李建新。李建新博士2001年来到东莞,以光电设计工程师的身份,成为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最早一批博士。2021年,李建新离开东莞前往北京发展,担任企业文化顾问/高管教练。

李建新认为,东莞是自己成长中的“加速器”。在东莞,不管创业也好,还是做一名奋斗的打工人也好,总有成长的机会。

与东莞的双向奔赴

2000年,李建新从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了北京一家网络运营公司工作,但工作内容却与技术相关性不高,他内心深处还是想从事技术类工作。

选择来东莞,可以说是一场“双向奔赴”。当时莫莱克斯华南连接器有限公司在连接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端,并准备在石碣镇进一步拓厂,对外招聘研发工程师。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技术类工作,能够学到实用的经验,2001年李建新选择南下来到东莞,以光电设计工程师的身份,成为在东莞工作生活的最早一批博士。

在来东莞之前,李建新也有一些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我不会粤语,担心沟通交流,担心自己难以融入东莞。”李建新说,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

▲李建新参加公司活动

“包容是东莞给我的第一印象。”李建新发现身边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广东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梦想来到了东莞。但不管你是先来还是后到,东莞人都很热情,遇到困难会主动帮助你。

李建新很快就交到了好朋友。刚来的时候,下班后李建新会去周边找一些餐馆吃饭,但是因为对地方不熟,每次找好久。一位广东的同事阿贤注意到后,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李建新去找各种口味的饮食。“虽然是很微小的事情,但让我很感动。”

李建新特别记得有一次自己生病发烧,许多同事一起到宿舍护送他去石龙医院。同事阿贤担心他没人照顾,就在医院旁边订了个酒店房间,留下来看护。“哈,这也是石龙人阿贤第一次在石龙住酒店。”

▲2010年,李建新参加公司团建

“周末有时会有本地朋友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吃饭。虽然听不懂东莞话,却感到十分的亲切。”他们还介绍李建新参加了保龄球、羽毛球等俱乐部。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李建新很快融入了集体。

因为积极参与志愿者等活动,李建新被评为“优秀新莞人”,他觉得自己就是东莞的一分子。

人生路上的加速器

在入职莫莱克斯华南连接器有限公司时,李建新担任光电子设计工程师。在国外培训回来后,他的工作范围从一开始的研发工程师到部门总工程师,再到产品经理,后又接触到业务拓展方面的工作。

2021年,因工作变动,李建新来到北京,担任企业文化顾问/高管教练。但依然同东莞保持着工作上的紧密合作和联系,每年多次往返于京莞之间,继续为东莞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李建新的心中,东莞是他人生路上的加速器。“虽然我是博士毕业,但我大多数的知识和能力是来自于在东莞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是在实际应用中学到的。”

莫莱克斯华南连接器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的发展,也是众多公司发展的写照。一开始,该公司还做传统的产品,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该公司已逐步从技术跟随型的企业成长为技术引领型的企业。

“东莞很多公司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型,建立了技术中心,不少工厂曾经的流水线如今都用自动化生产线代替了。”李建新说,这就是东莞这座城市沉淀、进阶的写照。

▲2014年,李建新在所在公司战略会议上发言

“我现在做企业文化,但做工程师的过程中养成的思维习惯对于现在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在他看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东莞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让来东莞的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东莞,不管创业也好,还是做一名有拼劲的打工人也好,有很多的机会。

作为一个“资深”东莞人,李建新对东莞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认识很清晰。“东莞能够成为新一线城市,不仅仅在于其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其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这是这座城市的真正的内核和未来潜力。”

东莞是第二故乡

如今,李建新仍然使用着东莞的手机号码,从而保持着同东莞朋友们的联系。当他在北京的餐馆里偶然听到“第二故乡”的口音时,感受到的依旧是一股浓浓的亲切感。

“虽然不在东莞了,但我依然希望东莞把我当做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东莞不是只注重GDP的地方,还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情怀的城市。”李建新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谈起东莞美食,李建新想到的首先就是荔枝。回到北京后,还有朋友经常给他寄荔枝,这更多的是一种朋友之间的情谊。

▲2019年,李建新在北京

另一个让李建新难忘的东莞美食是肠粉,到现在都很难割舍。回北京后如果因公出差来东莞,李建新都要和老朋友叙叙旧,吃上一碗肠粉,共同回忆那份难忘的东莞情怀。

李建新认为,东莞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为来东莞工作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这体现了东莞对人才的渴求。

“如果人生还有第二次选择,我仍然会选择东莞。”但是我的视野可能会放得更开阔一些,会尝试不同的机会,了解更多的工作、技术和东莞文化。

李建新把东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一直对东莞怀有感恩的心。如今,人虽然在北京,但是李建新手机微信上关注的很多公众号都与东莞有关。今年年初,听说电影《热辣滚烫》在东莞取景的消息后,他还专门去电影院看了这个电影,通过大屏幕寻找那些东莞熟悉的场景。

对于东莞发起的“寻找2亿分之一”活动,李建新认为很有意义,把在东莞生活和奋斗的人当作城市一份子,去寻找这些人,让我们再一次感觉到东莞对于“游子们”的牵挂,也加深了我们对于东莞这座城市无法割舍的眷恋和深深的惦念。

相关链接

以城之名,致敬伟大时代的奋斗者

8月15日-16日,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剧目抵达“北京站”,在首都唱响一首人与城市共成长的奋斗交响曲。与此同时,东莞继续举办“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并特别策划了《寻找“2亿分之一”——从东莞东到北京西》九城联动系列报道,以城之名,致敬伟大时代的奋斗者,感恩城市发展的建设者。

东莞日报以及东莞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从东莞东站出发一路向北直至北京西站,沿着京九线沿线的重要站点城市寻找“2亿分之一”,探访那些曾在东莞留下足迹的奋斗者,通过他们的回忆与展望,讲述他们在东莞的奋斗故事,展现东莞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变迁,向全社会传递致敬奋斗者的声音,为东莞营造尊才爱才的城市氛围。

据悉,此次九城联动的京九线重要站点城市包括北京西站、河北任丘、山东菏泽、河南商丘、安徽阜阳、湖北黄冈、江西赣州、广东惠州等城市,这些省份、城市与东莞联系紧密,无数人或从这里出发来到东莞实现梦想,或在两地之间开展商务交流。

文字:范德全 图片:陈栋 视频:郭升涛 肖丽香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