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丨助力“百千万工程”,东莞文艺界在行动……
东莞+ 2024-07-11 18:41:21

为深入实施、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近日,东莞市文联第九届五次主席团(扩大)会议暨深入实施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在市文联举行,市文联创作部、各文艺家协会汇报了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反映了东莞文艺界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行动和斐然成效。

据悉,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市文联就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推行联络制度,制定落实方案,动员全市文艺界,以新质生产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市文联以“头号工程”的力度,以落实“六个一”系列活动为主要抓手,用新质文艺的形式记录东莞人民的伟大实践。如今,东莞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井然有序、如火如荼开展,文艺工作者的身影遍布全市各个镇街,文艺之花开遍各个社区,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其间,为进一步增强各协会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市文联推行主席团成员定点联系制度,并积极发动各文艺家协会积极参与“百企百社助力百村”活动。从本次会上市文联创作部和19个文艺家协会的工作汇报获悉:半年来,在市文联的组织和引导下,各镇街文联、文艺家协会围绕“六个一”深入典型镇、典型村采风、创作,成效斐然。

延伸阅读:东莞文艺家协会助力“百千万”半年汇报(部分)

市美术家协会

首先是策划、组织助力“百千万工程”东莞新记忆“速写东莞”作品展,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各镇街道寻找素材,创作符合各镇街的变化和发展,旨在以速写的形式深入挖掘东莞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目前,该项工作已经进入前期征稿动员、作品创作阶段,计划活动首展于今年10月正式展开。其次通过走访调研,制定出对洪梅镇文艺帮扶计划方案。接下来,协会计划在洪梅创建写生基地,邀请名家开展美术培育教育活动。

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第一,市文联党组将重点文艺品牌“诗意东莞”交给协会后,主席团组织精锐的朗诵艺术家骨干会员深入到各镇街、企业、学校,开展一系列采风活动。分别到大岭山、石碣、谢岗、樟木头、黄江等镇区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朗诵作品。同时在今年5月1日和6月30日,以“劳动为美”和“文艺助力百千万”为主题组织了两场“诗意东莞”朗诵会。

第二,确定了“十年听见东莞声音”主题,并创作《东江魂》《祖国的南方有一条江》《写给大湾区的情诗》等作品,凸显本土题材、本土创作、本土演员、本土制作的本土原则。随后的6月21日,“放歌新时代,诉说新辉煌”朗诵展演暨“十年听见东莞的声音”东莞专场朗诵会,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举行,在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首部“十年听见东莞声音”正在东莞各镇街巡演,第二部也已经完成框架创作,即将进入采风和内容充实阶段。

第三,积极组织协会骨干老师参加各类活动评委的指导工作,在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参与了文艺节目的义演,并组织了一部分艺术家、优秀会员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

第四,以“百千万工程”为主题,在学习强国开设了“东江之声”专栏,用温暖的文字和声音诵读经典、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栏目上线不久就获得210多万点击量。

市曲艺家协会

去年年底成立了助力“百千万工程”曲艺班子至今,一共完成七部围绕“百千万工程”的创作作品。其中包括三个相声作品——《街头哨兵》《包工头》和《我的家在东莞》;快板作品《决胜百千万》。根据七部作品,准备开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区域专场演出。同时确定重点帮扶东坑镇的非遗传承,并于5月份组织去东坑镇,围绕如何创建进行了调研工作。下半年计划加强东坑镇的曲艺传承推广力度,做实并加强现有的一个粤剧品牌,同时重点下基层深入了解,开展采风工作,创作打动人心、接地气的曲艺作品。

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一是组织团队到南社村进行采风工作,与茶山镇联合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业知名展。二是在今年6月创作一批以滘联为水乡典型代表的作品进行展览,展示东莞民间文艺家协会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

接下来,协会将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作品的艺术样式,将推动民间文艺保护的基础工程和研究立项的工作力度,让协会获得更多抓手。同时联合东莞理工学院等地方高校进一步做好文化传承和民间文艺人才方面的培育,通过依托学校即将成立非遗学院,进一步做好年轻人才的培育和培养。此外,还将进行多方联合,在市文联的指导下,更加突出民间文艺文化赋能“百千万”的优势和成效。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了东莞本地作家陈贺洲的《莞草集》新书发布和研讨会,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相关新闻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14个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南方+等8省级的主流媒体,以及2个市级的媒体和6家门户网站上报道或转载。

目前正在部署并且开展改稿会工作,准备今年在7、9、10三个月份举行三次评稿,以此提升东莞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会员水平,并推动一批作品展现出来。与茶山镇合作,重点支持“26个村史”的写作。围绕东莞社区烟火相关内容,把东莞30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历史文化为表现内容,举办了系列展览和设计展。重点协助大朗镇、大岭山镇开展“荔枝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还将结合广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申报,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类、新工位文化类、美术类、摄影类等几个重点领域的文艺评论,通过共同结对、共同合作推动协会工作发展。

市摄影家协会

今年3月启动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摄影创作系列活动《看见百村千变万化》,并在企石镇江边村举行了启动仪式。成功签约两批“百千万工程”文献东江的子项目,其中第一批包括东莞记忆、东莞潮玩集群、宏远篮球等许多项目。培养创造性人才,助力“百千万工程”,并于3月成立金牌讲师团公益课堂项目,12位金牌讲师分别在各镇街分会开展公益讲座。正在创新创作“集锦式摄影长卷”作品,展现中堂潢涌历史风貌和现代发展。此外,协会长安分会将与长安镇联合举办三个展览,内容分别为该镇“百千万工程”成果、长安长乐的社区工作、长安对口帮扶成果展。

市舞蹈家协会

今年年初,为协助莞城文联为助力“百千万工程”以及莞城“东莞记忆”项目的推广,协会与莞城文联联合打造了一个快闪活动,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反馈。4月推送了两个立足本土特色以及非遗文化的东莞市原创作品,并参加由省文联和省舞协主办的“广东省第八届中老年舞蹈大赛”的展演赛事,获得六个金奖。6月份推送了十几个原创作品,参加了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顶尖舞者”广东赛区的比赛。同时召开了关于“百千万向未来,教育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美育舞蹈专场展演,于6月25日晚在东城影剧院进行展演。

下半年,协会将协助落实在寮步镇的“百千万工程”,开展以舞蹈和戏剧的形式相结合的项目工作,赋能乡村发展;与广东省歌舞剧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提升东莞市舞蹈工作者的水平;配合东莞文学艺术院主办的东莞“文艺新实力”展览展演扶持项目,预计在9月推出“非遗里的故事”原创舞蹈作品展演;计划在11月份举办第二届东莞市金玉兰电视舞蹈艺术节,在12月举办第二届“民舞之星”中国民族民间舞少儿舞蹈艺术展演活动。

市音乐家协会

一是安排创作骨干为我市百千万工程量身打造一首形象歌曲。这首歌曲在4月份开始启动,并到镇街进行实地采风,目前,歌曲正在进行编曲工作。二是积极发动、指导各个镇街的分会,围绕“百千万工程”展开创作。先后指导了谢岗镇、凤岗镇和茶山镇,先后完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百千万工程”专题歌曲。三是从去年开始,协会着手打造的大型交响组歌《奋进的号角》将在今年10月份在玉兰大剧院进行演出,其中十五首歌曲的内容有一半以上是围绕“百千万工程”量身创作。四是今年举办了由省音协、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唱在时代春风”与“2024年群音会”的原创音乐校园歌曲大赛,此次大赛征集工作中提出重点围绕“百千万工程”的选材进行创作参赛。下一步将继续投身“百千万工程”的创作当中,特别是锚定“百千万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挖掘“百千万工程”工作中一些鲜活的素材进行创作。

市文联文艺创作部

一是推动建设中国作家第一村,指导支持作家村从概念化向实体化发展,加快打造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的文旅综合体。在硬件建设方面,今年1月举办了作家村的迎新活动和首批工作室的启动仪式,并修缮美化“作家村展馆”“麒麟会馆”“墨影书房”“世纪田园”等设施,致力将其打造成文艺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样板。在制度建设方面,研究起草了中国作家村管理章程,完善工作任务、村民管理、组织架构、资金使用管理等制度。在内容建设方面,围绕“作家村发展史”和“东莞打工文学”两个主题布置的专题展览,完善了宣传册和宣传片,多渠道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基地建设方面,推进文学创作研究基地挂牌,其中3月份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揭牌。在活动组织方面,指导樟木头结合作家村的基地建设,用好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东莞文艺论剑等活动品牌,组织开展专家研讨会、讲座、新书发布会、读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

二是助力打造东莞创作品牌,加强创作题材规划和扶持文艺创作人才培育等工作,推动文艺精品生产和传播。在题材规划方面,面向全市征集文艺创作的重点题材,通过组织各领域的专家举办系列论证会、专题培训等方式,共同研究讨论重点题材创作的思路,梳理一批既具有东莞特色又有影响力的重点文艺选材。在组织创作方面,今年进一步整合了资源,启动实施东莞文学创作全链条培育项目,通过与国内知名出版社签约合作,推动签约扶持文学创作项目、提升文学作品质量、展示文学创作成果、培育文学创作人才等四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作品提升方面,组织举办重点作品研讨会、改稿会,如3月举办了广播剧第书记改稿会暨研讨会,结合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加强宣传推广。同时还举办了广播剧重器的研讨会、长篇小说特殊使命的专场分享会,推动优质作品冲击“五个一工程”奖。在成果展示方面,组织专业团队和央媒来访采访调研,聚焦东莞改革开放历程和百千万工程的建设,形成了5篇系列报道,展现传播东莞文艺发展的新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益。

三是扶持了“融入大湾区,助力百千万”东莞原创戏剧创作演出,协助完成《东江说》大型交响组曲组歌创作、“百千万工程”快板MV制作、“百千万工程”歌曲创作等多个协会的项目。

接下来,创作部将继续凝聚各方力量,搭好平台,盘活资源,助力东莞打造属于自己的创作品牌。其中,7月将举办花城出版基地、花城文学院作家院分院、作品杂志作家村编辑部三大文学基地分院揭牌活动。

文字:沈汉炎 实习生 熊祎玮 图片:李梦颖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