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不放假,这6条暑期安全提示,必看!
东莞疾控 2024-07-06 17:04:45

伴随着
2024年东莞中考落下帷幕

为确保孩子们

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暑假

特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假期安全指南

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一、严防溺水事故

天气变热,防溺水工作不容疏忽,广大家长朋友们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严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不擅自下水施救。

 

家长要教育孩子遇见溺水人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同时向附近成年人求救,切莫擅自开展下水、手拉手等施救行为。家长对孩子的行踪要做到“四知”

1.知去向:要知道孩子去哪里。

2.知内容:要知道孩子去干什么。

3.知同伴:要知道孩子和谁去。

4.知归时:要知道孩子何时回。

 

同时教育孩子知晓“两会”

1.发现险情或学生私自游泳、戏水,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大声呼喊。

 

图片

二、安全文明出行

中考结束后,有的同学可能会趁机外出聚会游玩。学生外出必须经过家长同意,最好有家长陪同。

 

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和乘车规范,选择正规出租车或网约车,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也可以和家长共享乘车信息,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切莫搭黑车。重点提醒,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更不得骑电动车载人。

 

图片

三、消防安全

1.外出时,请关闭家中电源总闸、煤气阀和天然气阀,及时清理阳台楼道杂物,做好家庭防火安全工作。

 

2.教育子女注意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等相关方面的教育;教育孩子不能随便使用电源、 电器,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耍。

 

3.教会孩子掌握在遇到突发火灾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和报警流程。

 

图片

四、重视信息安全严防诈骗

中考结束后,正是各类培训班招生季,家长要多加小心,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如今,电信网络诈骗越来越常见,且屡屡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家长要及时干预,正确教育,帮助孩子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

 

1.不泄露个人信息。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地方,叮嘱孩子不能随便输入,应告知父母。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轻信任何缴费付款信息,不明链接不点击,不明软件不轻易下载,注意防范网络诈骗。

 

2.不过度沉迷网络。注意上网安全,不沉迷网络,不随意结交网友,更不能单独与网友会面。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手机的内容。多陪伴孩子,多丰富孩子的生活,尽量不要让孩子玩手机,更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

 

3.谨防各种虚假招生骗局。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一定要确认学校名称、地点等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及时向所在学校或教育部门咨询核实。准考证、身份证、考号和密码、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等个人信息和照片不得泄露,如发朋友圈,谨记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4.不要向他人转账。无论是游戏充值,向好友转账,还是被告知将钱转入某一账户,凡是涉及转账,一律拒绝。家长要设置权限,不要让孩子接触有转账功能的APP,也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

 

5.文明上网。不约见网友,不听信网络谣言,坚决拒绝色情、反动、恐怖、迷信、博彩等非法网站,不传播不良信息,不挑食、不参与网骂,不传谣言,提高防拐骗、防侵害意识。

 

图片

五、关注身心健康

家长和学生都要理性看待中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避免成为“负面情绪输出源”。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平常心看待成绩,同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教育孩子要宠辱不惊,勇于接受结果。

 

无论如何,这不是人生最后的结果,自身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亲情是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柱,不能因为考分打骂孩子,防止孩子有过激行为。

 

图片

六、其他提醒

1.假期期间家长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教育引导孩子不要在下暴雨、打雷期间外出。雷雨天气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和供电设施等,远离江河、水塘、水库等危险区域,防止遭遇洪水、雷击、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危险。如果在外出时遇到暴雨,请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和积水处,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助。

 

2.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妥善处理电子产品使用问题,科学灵活地处理亲子矛盾和冲突等,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时刻掌握孩子行踪去向,教育子女不到网吧上网,远离游戏厅、迪厅、背街偏僻小巷等易发生事端的场所;不要让子女私自外出玩耍,避免发生治安伤害。

 

来源:东莞市教育局、安管科综合安全工作与管理、中国教育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