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挥集团化办学联城带村功能,赋能“百千万工程”建设
东莞+ 2024-06-22 11:09:40

“百千万工程”,东莞教育何为?如何快速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镇村薄弱学校,提升全市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方案提出,要塑造集团化办学典型名片,充分发挥市镇优质教育资源“联城带村”功能,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方式,帮助镇村学校提升办学质量。

近日,一年一度的集团化办学评估现场汇报会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行,35个教育集团集中展现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资源扩面提质的新举措、新成效,体现东莞集团化办学工作的亮点、智慧和东莞教育的新作为、新面貌,推动全市教育集团掀起跑马突围、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不断提升东莞集团化办学的品质和内涵,赋能全市“百千万工程”建设。

评估引领教育集团办出实效

集团化办学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莞集团化办学呈现出政府推进力度大、办学团队决心大、成员学校变化大、社会反响大的特点。

2024年新组建教育集团6个,目前全市共组建教育集团96个,覆盖成员学校329所,共19个教育集团入选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2024年社会整体满意度达到99.36%。全市集团化办学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市集团化办学中走出一条示范引领的道路。

如何规范集团化办学,真正发挥龙头学校的带动作用,实现“办一所优一所”,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需求?

东莞2018年起在全市实施集团化办学,对标省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的评选标准,明确提出捆绑评估考核制度,每年开展一次集团化办学评估,通过评估,确保教育集团完成政府“规定动作”,鼓励教育集团创新“自选动作”,发挥龙头学校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成员学校的造血功能,从2019年至今共开展了六次评估考核。

“东莞建立集团化办学评估机制,有利于真正实施集团化办学,从集团组建到成效检验形成了闭环管理,值得南海学习。”佛山市南海教科所所长董磊认为,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这场汇报会,既检验集团化办学成果,也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参会的教育集团获益良多。

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代表说:“现场评估汇报非常有意义,通过专家提问点评,发现集团优势和短板,有利于改进工作。希望有更多机会邀请专家提供更多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集团化办学彰显“大写的人”

“付出不求回报,追梦不畏困难。”东莞教育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教育梦,集团化办学为东莞教育人提供了追梦的平台和载体,一个个鲜活的、满怀理想的教育追梦人形象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跃然纸上。

虎门镇东方小学教育集团,被群众亲切称为“东方红”教育集团,由于红旗小学占地面积太小,校长带头鼓励教师们把车停到校外去,将停车场改造成操场,为学生腾出更多活动空间,通过集团化办学,这所“老旧小”的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

评委之一广东省督学吴希福深受触动,他满怀深情地说:“一所小学校也有大梦想,小学校也能办大教育,我向你们致敬!”类似这样以生为本,彰显“大写的人”的故事,在东莞教育集团中比比皆是。

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践行“大爱无痕”办学理念,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去年开始与西藏林芝巴宜区布久乡小学开展集团化办学,派集团干部定点长驻,同步开展云端教研、双师课堂,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南城阳光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是一个跨市教育集团,按照帮扶文件并没有派驻干部教师的任务,但是龙头学校克服自身困难,将优秀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派去韶关,通过书法、剪纸、国画、花艺等优质艺术资源输出,帮助南雄市实验小学从零开始打造“美育”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南城阳光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等3个教育集团,创建时间才一年,就成功进入了今年的评估现场汇报会。他们的突围而出,从侧面体现了在集团化办学的道路上,东莞教育人上下一心、真抓实干、辛勤耕耘的成果。

融合共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时代的命题,只有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深度融合,推进教育集团理念、管理、课程、师训、文化等统一,才能为成员校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育集团推进课程融合,将交响乐团精品课程引入到大朗中学,让乡镇中学的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巴松、单簧管、双簧管、低音提琴等各种乐器,短短一年“松朗交响”管乐团就站在了东莞市中小学器乐大赛舞台上,正如交响乐团家长所言,集团化办学改变了160个学生,更影响了160个家庭。

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推进“管理共建、德育共轨、教学共研、队伍共育、师资共享、文化共识”的办学策略,推动寮步外国语学校创设“全纳教育”课程体系,开设选修课84门,扭转以往招生不满的困境,成为寮步人民心仪的学校;推动黄江中学创设“博融五育”课程体系,开设选修课65门,其中烹饪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成为了黄江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新名片。

集团化办学的深度融合,用实干和担当书写“高质量的均衡”和“有温度的公平”,为推进东莞“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改革创新激发集团活力

教育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东莞的教育集团历来都注重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创新为集团注入新的元素,激发集团的办学活力。

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创新飞行导师制度,由3名驻点飞行导师、5名飞行导师组成核心课程导师团服务8000多名师生,让乡村偏远学校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

大朗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现场汇报说:“去年的评估会专家建议我们深入探讨评价改革,所以这一年我们集团的重要工作就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我们今天汇报的题目是《以评价促改革 以改革提质量》。”他们的积极探索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赋能集团发展,开创了“问学云平台”,提出“学问先行,创造未来”的理念,通过电脑平板和智慧纸笔帮助学生追踪和复盘学习过程,推进教育家实践场的活动,让无边界学习在孩子身边发生,让孩子在未来教育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在松山湖分中心创新性地打造“森林里的校外教育乐园”,让孩子们在少年宫成长得更好,缩小东莞校外教育城乡差距。

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东莞集团化办学一直在路上,探索未来更多的可能。

擦亮东莞集团化办学的“金字招牌”

今年由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的6名专家担任我市集团化办学现场评估评委。专家对东莞集团化办学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并为东莞集团化办学办学思路和方向现场开出“良方”。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郭其俊则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来概括东莞集团化办学成果。

“东莞集团化办学越做越好,教育部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线教育人不断推进久久为功。”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研究员黄志红建议,集团化办学要处理好规模和效益、整体和个体、灵活和规范三组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蔡灿新等专家建议,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重视集团文化打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跨市集团化办学的有效机制,加快形成东莞集团化办学的样本范式等。

未来,东莞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塑造集团化办学典型名片,擦亮东莞集团化办学的“金字招牌”,为推进东莞“百千万”教育行动做出贡献。

文字:刘召 图片:李梦颖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