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龙舟季”,东江上锣鼓喧天,岸边众人加油助威
东莞+-中堂视窗 2024-06-14 11:42:20

■6月7日-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月亮湾海域举行。东莞中堂龙舟队受邀参加B组赛事(500米直道竞速)勇夺第一 中堂镇体育管理中心

■6月5日-6日,东莞中堂龙舟队参加中国·常德阳明湖第二届龙舟赛夺得社会公开组(22人龙舟)500米直道竞速项目冠军

历时三年的纪录片《龙腾中堂》重磅上线、中堂龙舟队接连在江河湖海夺冠、“中堂龙舟九景”陆续热闹上演……端午前后,是中堂的“龙舟季”,东江上锣鼓喧天,岸边众人加油助威,整个中堂镇沉浸在龙舟竞渡的欢乐海洋。

中堂龙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据称有500多年历史。早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堂出大标,鹤田村夺冠。该村有人作诗云:“中堂出标是元年,果真扒出是真贤。到处龙舟来趁景,第一飞龙是鹤田。”据了解,中堂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龙舟”品牌响亮、远近驰名,深厚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堂龙舟文化,更锤炼出“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堂人接续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中堂镇将于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举行龙舟锦标赛,19个村(社区)组队参加1000米直道竞速男子传统龙舟比赛。为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刺激性,展示中堂龙舟竞技实力和“东江龙王”风采,比赛采取三轮决名次。欢迎广大市民届时前往观赏。

重点关注

纪录片《龙腾中堂》上线

■6月7日,《龙腾中堂》开播仪式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举行

历时3年精心打磨,生动真实反映中堂悠久厚重龙舟历史人文的大型纪录片《龙腾中堂》就要和观众见面了。6月7日,《龙腾中堂》开播仪式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举行,并播放了《龙腾中堂》官方宣传片,标志着中堂镇和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纪录片《龙腾中堂》正式上线,将通过全方位、覆盖广的系列融媒传播计划,向外界有力展示和传播中堂的龙舟文化和中堂龙舟精神。东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黎树根,中堂镇党委副书记梁文帅参加开播仪式。

黎树根表示,《龙腾中堂》是一部全方位展现中堂龙舟文化、弘扬龙舟精神的纪录片,该片的创作得到了央视寒冰纪录片团队的助力,是一部书写文化传承绚丽篇章的匠心之作,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提升东莞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提供了很好的宣传载体。希望借助文化强市建设的契机,深入挖掘东莞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更多精品纪录片,讲好东莞精彩故事,助力东莞特色文化出圈出海。

梁文帅表示,《龙腾中堂》真实全面反映了中堂龙舟文化的历史传承、赛事活动、人物故事、非遗技艺、龙舟相关产业发展和中堂人民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示出一幅幅独特而生动的中堂“龙舟全景图”,是一部制作精良、内容厚重的纪录片。在6月18日中堂镇举办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之际进行上线传播,意义重大,相信《龙腾中堂》的有效传播将会为中堂的龙舟文化和产业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发挥好省、市、镇媒体矩阵资源优势,全方位展示好中堂龙舟文化魅力,共同讲好东莞龙舟故事,有力提升中堂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了解,中堂是“中国龙舟之乡”,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中堂龙舟景是省级非遗,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同时拥有龙舟“双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镇。历史传承500多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龙舟精神也深深融入了中堂人的血脉。中堂不但龙舟景点多、龙舟数量多,制售龙舟也多,是岭南的造船名镇,东江龙舟的摇篮,每年有上百条各式龙舟订单出自中堂,所制造的龙舟在各类赛事活动中屡获殊荣,有“好龙舟,中堂造”之美誉。目前中堂镇有四个龙舟制作非遗基地,有国家、省市非遗传承人5人,还活跃着一批年轻的龙舟制作师傅,传承弘扬龙舟文化,所制作的龙舟文创产品,有力完善延伸中堂龙舟产业链,从“大龙舟”到“小龙舟”,让中堂传统龙舟产业焕发新活力。

当前,中堂借助文化强市契机,从活化传承龙舟民俗、打造湾区龙舟文化展示馆、提档升级龙舟民俗文化节、组织参加高水平龙舟赛事、发展全产业链龙舟产业、打造特色龙舟非遗研学之旅等方面持续擦亮“中国龙舟之乡”城市名片,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中堂龙舟队的竞技实力和水平也是外界公认的。多年来,在国内外多项专业赛事中屡获殊荣,去年中堂龙舟队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暨东莞龙舟锦标赛中逆袭夺冠,享誉湾区,被誉为“东江龙王”,今年6月22-23日,中堂龙舟队将代表市出征丹麦国际专业龙舟赛事,以文化输出讲好东莞龙舟故事。

/ 精彩抢先看 /

一部细致入微真实动人的纪录片

■《龙腾中堂》是一部全方位展现中堂龙舟文化、弘扬龙舟精神的纪录片

《龙腾中堂》是一部细致入微、真实而动人的纪录片,它以深入的观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堂“中国龙舟之乡”的龙舟历史文化。

从文化内涵来看,影片讲述了龙舟技艺传承人冯沛朝、霍沃标、霍沃培和龙舟队灵魂人物黎镇标等人的真实故事。通过详细记录龙舟制作的工序,龙舟传统民俗和龙舟竞渡传统赛事对村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等,让观众了解到龙舟不仅仅是一种竞技工具,更是一种团结拼搏,勇于争先的精神象征,传达了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在艺术手法上,《龙腾中堂》采用了真实而深入的记录方式,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与龙舟的故事,让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中堂人骨子里的“龙舟精神”。影片运用了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生动地呈现了龙舟比赛的激烈场面和队员们的情感变化。同时,通过合理的剪辑和配乐,使得整部纪录片节奏紧凑、情感饱满。

《龙腾中堂》还通过小切口深入观察的方式,展现了中堂人民的生活生产和精神风貌。影片中的队员们不仅仅是龙舟的划手,更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龙舟文化。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团结拼搏精神,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龙腾中堂》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引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深入思考。

广泛关注

央视多个频道报道中堂龙舟

端午佳节,龙舟奔腾。作为“中国龙舟之乡”,中堂龙舟受到央视多个频道的重点推介关注,再次在全国“火出圈”。

6月8日,央视财经频道通过新媒体矩阵推出直播节目《“粽”横四海 端午如此精彩》,带全国观众感受东莞独特的龙舟文化魅力,其中推介了中堂镇的龙舟制作技艺。报道组来到中堂龙舟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关注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与从事小龙舟模型和小龙头等文创产品制作的手艺人对话,讲述他们努力推动传统龙舟产业转型升级的故事。

在丰富的端午节俗体系中,龙舟竞渡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符号之一。6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端午特别节目:何以端午》,设置龙舟竞渡、粽香绵长等主题板块,展示中华传统端午文化中堂的龙舟制造、万江的起龙仪式等。节目中介绍,在东莞市中堂镇,龙舟制作历史超过百年,这里的传统龙舟长28.5米、28排,可乘划手56人。

龙头大多以红面为主,称“红龙”,威严之外,也多了一份喜庆、欢快的味道。

6月8日,CCTV17频道《中国好时节》栏目播出了中堂龙舟队员们的备战情况。报道称,力量是划龙舟的基础,队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力量训练。除了陆上训练,划龙舟最重要的还是水上训练。力量与默契度的双重磨合,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烈日炎炎,队员们照常进行水上训练。江边的几棵大榕树,成为了队员们休息乘凉的好去处。训练之余,一碗热气腾腾的龙船饭和烧猪肉,让队员们快速补充体力。在当地人看来,龙舟带来的快乐,不仅在于分享,更在于传承。

近日,CCTV17频道《乐游新乡村》端午特别节目组来到东莞,体验了中堂镇的龙舟制作技艺。同时,《寻味东莞》栏目组也参与《乐游新乡村》特别节目《端午龙舟季》,聚焦水乡龙船饭、中堂镇2024年龙舟锦标赛等。

赛事直击

江河湖海 中堂龙舟队接连夺冠

■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后,东莞中堂龙舟队庆祝夺冠

6月7日-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月亮湾海域举行。东莞中堂龙舟队在B组赛事(500米直道竞速)勇夺第一,这是东莞中堂龙舟队继6月5日-6日参加中国·常德阳明湖第二届龙舟赛夺得社会公开组(22人龙舟)500米直道竞速项目冠军后,再次夺魁!在不同水域环境以赛促练,进一步检验了东莞中堂龙舟队的训练成果、提升了竞技水平,弘扬传播了中堂龙舟文化,展示出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东莞龙舟精神。

南澳海上龙舟赛自1998年举办首届至今已成功进行了二十届,是深圳市唯一的海上龙舟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本届赛事云集粤港澳共30支高水平队伍,大赛分为A、B两个组别进行,其中B组有18支参赛队伍,东莞中堂龙舟队是其中一支。赛事规格高、规模大、形式新、受众多,为观众呈现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

在6月8日的B组赛事中,天公不作美,整个比赛下雨不断,海上风浪加大,面对不同的比赛环境,东莞中堂龙舟队充分发扬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劈波斩浪,迎风而战。经过两轮的紧张刺激竞技,东莞中堂龙舟队力克强敌,最终以3分50秒580的成绩勇夺冠军。

“这组的参赛队伍有佛山顺德的传统强队,还有广州的专业龙舟队,整体实力较强,但我们遇强则强,全力拼搏,发挥出了平时的训练水平和最佳竞技状态。”东莞中堂龙舟队教练朱扬坤表示,“平时训练的时候,在这种恶劣天气我们也没有停过,因为我们预料到未来的比赛可能会在风雨中进行,所以我们也提前做了适应性训练。”

“这次东莞中堂龙舟队参加海上赛龙舟,不同于在江河,对队伍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希望在不同的比赛环境里让我们的队伍实力得到加强与提升,以赛促练,以赛提能,以更好地应对今后的比赛。”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东莞中堂龙舟队领队莫志荣表示。

在此前的6月5日-6日,东莞中堂龙舟队还受邀参加中国·常德阳明湖第二届龙舟赛,夺得社会公开组(22人龙舟)500米直道竞速项目冠军。比赛分单位组200米直道竞速和社会公开组500米直道竞速两个项目,共有48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社会公开组是属于专业组别,有14支队伍参赛,分别来自广东、江西、福建及湖南部分市州,东莞中堂龙舟队是广东省的其中一支龙舟队。

据了解,中国·常德阳明湖龙舟赛是一项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东莞中堂龙舟队教练朱扬坤说:“这次社会公开组的龙舟队整体实力还是很强的,通过参赛也有利于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竞技优势,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东莞中堂龙舟队将于6月22日至23日代表东莞出征丹麦哥本哈根龙舟文化节龙舟专业组赛事,自组队以来,紧锣密鼓加紧训练。连日来,在中堂槎滘横涌河上,东莞中堂龙舟队队员们划龙舟的“速度与激情”成为一道风景线,“烧鹅”肤色是龙舟精神的亮丽底色。

据了解,东莞中堂龙舟队每天至少训练6小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队员们日常训练使用的船桨是更大、更重的木桨,训练后期则换成纤维桨,速度更快。荣誉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稳扎稳打。据介绍,龙舟队前期进行专注体能、耐力训练,中期则练力量、气息以及划龙舟技巧,后期进行赛前实战演练,磨合团队默契。

“训练是很严格的,要全身心投入。”每天,东莞中堂龙舟队总教练黎镇标都坐着小艇,全程跟随指挥,观察队员的抓桨姿势、上半身姿势、双脚踩踏位置等是否准确。“目前就是只管专心好好训练,把自身队伍建设好,稳扎稳打,全力以赴,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丹麦比赛。”黎镇标说。

黎镇标介绍,此次选拔出来的队员都是年轻力壮的精干力量,年龄在20多岁到40多岁之间。最小的一名队员罗镇昇是00后,还在读大四的他已提前完成学业任务,全力备战龙舟比赛。罗镇昇的父亲也是一名龙舟队员,看龙舟比赛是罗镇昇小时候的回忆,在父辈的影响下,他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热爱龙舟的种子。还没参加选拔之前,他就经常和朋友聚在一起划龙舟,“这次能被选中很幸运!要拼尽全力,为中堂争光。”罗镇昇表示。

赛前探营

“四冠王”全力冲击第5冠

随着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举行的中堂镇龙舟锦标赛进入倒计时,连日来,中堂镇各支参赛龙舟队紧锣密鼓地训练,东江之上“水师”往来驰骋,交织的加油声、浪花声,增添了不少紧张的氛围。其中,作为中堂镇龙舟锦标赛的“四冠王”,老牌劲旅槎滘龙舟队备受关注。目前,该龙舟队已转入集中水上训练,每天训练6个小时以上,风雨无阻,经过10多天的高强度训练,队员们都晒成了“烧鹅”色的肤色,也是龙舟精神的底色。

在这些队员中,有做生意的、打工的,当健身教练的,还有房东、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坐到了一条船。在村里,入选龙舟队是全家的荣耀,村里的精壮男丁争先恐后参与龙舟训练和选拔,以拿桡为荣——“最帅的男人都在水里”。

罗满洪、罗镇昇是槎滘版的龙舟《父与子》,罗满洪是位身经百战、技术娴熟的资深扒手,这次他以左手第一的成绩入选村队。而罗镇昇作为刚毕业的00“后浪”奔涌,在父亲和表哥的鼓励下更是通过选拔进入了镇队,正所谓上阵父子兵,父亲带他一起训练,传授技艺,互相勉励。罗镇昇说,从小就受父辈的影响,扒龙舟对我来说已是一种情结、一种动力。

相较于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些经验丰富的队员则相对从容。老舵手莫志棠今年65岁,自小就对划龙舟很大瘾,从18岁开始扒龙舟,后来转为舵手,已经有20多年的舵手经验,队伍有了这位资深舵手也能够在大小比赛中根据水流风向及时调整航向,龙舟对他而言已是生命的一部分。他说,同这帮年轻人一起很好玩的,自己也变得年轻,很喜欢把握航向全力冲刺的感觉,也希望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到龙舟的这项运动。去年中堂龙舟队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暨东莞龙舟锦标赛中逆势勇夺冠军,莫志棠就是负责掌舵的。

2023年的东莞龙舟锦标赛让大家深受震撼。是什么动力让各行各业的龙舟爱好者集结到一起?常年负责龙舟队工作的槎滘村工作人员陈学峰说,一些老队员坚持了多年,每天风雨日晒,时常有队员因生病需要打针吃药,占据了工资补助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辞掉工作参加龙舟训练。陈学峰问他们:“每天都这么累,有想过放弃吗?”那些队员答:“放弃那是不可能的,工作以后还可以再找,划龙舟是肯定要划的。”

现场,记者见到了中堂镇龙舟队的蔡富东,他是一位开电器维修店的小老板,为了参加比赛,把店都先关了,每天开着工具车来集训。他说,老一辈的人说,小时候他们都以抓桡为荣,代表了一种荣耀,一种责任。我生意可以迟点做,龙舟一定要扒。在他们看来,划龙舟是热爱,更是一种精神。

有坚守,更有传承;有热爱,更有拼搏。这就是龙舟精神的最佳诠释。今年槎滘新添了2名00后队员,为龙舟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去年中堂龙舟队火了,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主动来学习划龙舟,为弘扬龙舟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这种传承也是见证了中堂人的龙舟精神。”教练朱扬坤表示。

“烧鹅”色的皮肤、健壮的臂膀是龙舟队员的标志,他们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决心,对传统的坚守,对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无穷的力量。“1000米传统龙舟比赛很考验耐力和冲刺爆发力,经过这些天的特训,如今队员们在力量、技法、速度上都提升显著,我们非常有信心拿冠军。”朱扬坤说。

龙舟九景

“九景”各具特色 500年绵延不断

自古以来,中堂人就与龙舟结下不解之缘,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龙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龙舟”品牌响亮、远近驰名,深厚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堂龙舟文化,更锤炼出“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堂人接续奋斗。每年,中堂都会举办“龙舟景”,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五月“龙舟景”就在各村轮流上演,素有“中堂龙舟九景”的说法。

中堂镇“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分别是农历五月初二的斗朗、蕉利“景”,初四的槎滘“景”,初五的东向“景”,初六的潢涌、江南“景”,初八的马沥、下芦“景”,农历五月十三是全镇最大的“中堂镇龙舟景”。这些有“景”的村(社区)年年“招景”或“扒标”(龙舟锦标赛),500年来一直绵延不断。

斗朗景、蕉利景

“第一景”激情“开扒”

“咚咚咚……”“噼里啪啦……”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二,阵阵激昂的锣鼓声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从东江支流横涌海传来,一年一度的中堂镇“斗朗景”激情“开扒”。而在中堂镇的另一边,“蕉利景”也同时热闹上演。每年端午节期间,中堂镇各村(社区)都会“招景”或“扒标”,共产生了9个“景”。其中,斗朗社区的“斗朗景”、蕉利村的“蕉利景”是最先开始的“景”,共同成为中堂龙舟“第一景”,由此拉开中堂镇端午龙舟活动的序幕。

6月7日上午,早上10时左右,东江支流横涌海码头彩旗招展,热闹非凡,斗朗社区在这里开展龙舟文化节。受邀的兄弟村、世叔村派出龙舟队陆续来到横涌海码头,与斗朗龙舟队汇合。不一会儿,10条龙舟齐聚横涌海,开启了热闹的“斗朗景”。只见宽阔的江面上,10条龙舟一会儿相伴游玩,一会儿展开比赛。一时之间,江上龙舟健儿在挥桨逐浪,岸边街坊在呐喊助威,鼓声、划桨声、鞭炮声、喧闹声不绝于耳,汇成了一曲“游龙趁景”的交响乐,场面极其壮观。

而“蕉利景”历史最久远,明末清初龙舟竞渡已成风俗。蕉利村水网密集,人们常年与船艇打交道,为了消解运途中的苦闷和尽快到达目的地,人们就以船艇作为竞赛工具,看谁能最先到达目的地。

当天在蕉利村,伴随着激昂的鼓点,只见2条装饰一新的传统龙踏浪而来,身着统一服装的队员们,整齐地划着桨,奋力向前,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同在、力量与技巧并存的视觉盛宴。

“犒船”是蕉利龙舟景中的重要环节,沿岸村民早早备好水果、饮料、龙船饼等各种礼品,用于犒赏巡游的龙舟,以示祝贺、慰劳。而龙舟队员也会精选一些水果、饮料、龙船饼作为“回礼”,让大家都能沾沾龙气、传递好运。此外,巡游的龙船还会扒到蕉利村的侯王庙前接受犒“龙船标”,接过龙船标,寓意今年村民能够风调雨顺、添丁发财、平安喜乐。

槎滘景

30多条“猛龙”闹东江

6月9日,农历五月初四,中堂镇槎滘村上演一年一度的龙舟“趁景”日。当天,不少市民带着板凳、雨伞等“睇龙船”必备品,早早到场抢占最佳观看位置,感受“扒龙船”的热闹壮观场面。

“咚!咚!咚!”上午10点,东江河畔槎滘段鞭炮声、鼓声不断,来自周边兄弟村的30多条龙舟前来“应景”,江上群龙聚首,浪花激扬。

当龙舟齐聚河道时,两两相邻的龙舟队会即兴竞速。龙舟队员们奋力翻桡时的吆喝声,鼓手激昂的鼓声,岸上街坊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让原本平静的河道染上了最热闹的气氛!

据资料记载,槎滘四面临水,河涌交错,环境幽美,有八景胜迹——医灵避暑、窨洞琴声、松基鹤舞、荔园蝉鸣、涌池梵语、丫口渔灯、企石观鱼、水月荷香,部分已传为佳话,部分依旧响古荡今。古往今来,深入骨髓的龙舟精神,在中堂镇人民心目中更是在槎滘村民心中,赛龙舟可增添好运。

东向景

特色“扒艇仔”吸引眼球

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中堂镇东向村举行“助力百千万工程”2024年扒艇仔竞渡比赛,展开一场极具传统特色与人文情怀的水上活动。

每年农历五月初,东向村都会举行扒艇仔活动。一般在三月初,村民就已经自发开始划艇仔训练了。每天傍晚,各村小组的小艇都会在河面上进行训练,各艇手动作划一,小艇快速穿梭于河面上,上演着“速度与激情”。如果当年镇上举行龙舟竞渡比赛,该村龙舟桡手一般都从赛艇仔的成员中筛选,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最终形成龙舟活动正式参赛成员名单。

“扒艇仔”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堂是中国龙舟之乡,无论是龙舟景还是龙舟制作技艺,都远近闻名。时至今天,中堂不但保留了每年龙舟景展现百舸争流、万人划桨的热闹景象,村内河涌交错的村(社区),还利用特别的地理环境,保留传统扒艇仔比赛,让村民参与到精彩的水上竞技活动当中,展现了当地群众努力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体现中堂人民对龙舟特色文化的热爱。

潢涌景

一边赏龙舟“趁景”一边品美食

6月11日,农历五月初六,中堂镇潢涌村开展“潢涌景”活动。“潢涌景”以其规模、参与龙舟数量、观赏人数等,在“中堂龙舟9景”中可谓是数一数二。

据记载,民国初期,潢涌“龙舟景”就已然存在。潢涌人热情好客,借龙舟广交好友,龙舟活动范围广,前来潢涌“趁景”的不仅有周边村(社区),还有临镇的村(社区),甚至包括增城新塘镇、增城仙村镇等地的龙舟队伍亦会前来“趁景”。

当天一大早,潢涌河面的犒船点礼炮齐鸣,迎接“趁景”龙舟前来受犒。东道主向“趁景”龙舟送上龙船饼、饮料、烧猪等犒礼,以示友好和慰劳。接到犒礼后,受犒龙舟在潢涌河面畅游几个来回,以表感谢。据统计,当天共有24条龙舟前来报到。

正午12时,伴随着发令枪响,集体巡游表演活动拉开帷幕。现场还进行了短途竞速表演,只见潢涌河面浪花飞溅,龙舟队员们奋楫争先、乘风破浪,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快速超越,你追我赶,充分展现了“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以及扬帆“新征程”,奋楫“百千万”的精神面貌。(上篇)

诗意传承

在诗词里感受中堂龙舟竞渡

6月7日,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举办以“龙舟情韵·诗意传承”为主题的龙舟主题诗歌赏析会,吟诵“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中堂龙舟精神,传承和弘扬传统龙舟民俗文化,进一步擦亮“中国龙舟之乡”城市名片。

活动现场举行了龙舟主题诗词朗诵表演,选取东莞本土及经典的龙舟文化诗词,邀请中堂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代表进行朗诵表演。孩子们在朗诵赏析中,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堂龙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堂本土民俗学者戴润林,结合《东莞县志》里的龙舟诗词,讲解中堂乡贤陈伯陶创作《东莞县志》背后的故事,同时通过阅读《东莞县志》中的诗词,感受东莞的龙舟历史和文化传承。

中堂龙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据称有600多年历史。早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堂出大标,鹤田村夺冠。该村有人作诗云:“中堂出标是元年,果真扒出是真贤。到处龙舟来趁景,第一飞龙是鹤田。”中堂有经典的《第一飞龙》诗词,也有《一夜成舟》的经典故事。这些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文字,彰显了中堂龙舟文化的深厚积淀。活动现场邀请龙舟文化学者,在现场娓娓讲述中堂龙舟的民俗文化和龙舟故事等。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对中堂龙舟历史、龙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峡山晴带霞,峡水倒流花。芳渚停千舫,寒潭浸几家。飞舟海客渡,急鼓醉人挝。何处来神女,凌波出水涯。”明末东莞诗人的《峡中观竞渡》,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沉淀,如今仍然朗朗上口。现场邀请了中堂朗诵协会的成员进行朗读,并逐句解析诗词的意思,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诵读,在齐声朗诵中感受东莞龙舟的历史文化底蕴。

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龙舟文化历史悠久,龙舟竞渡更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都留下了许多龙舟竞渡的诗词作品,在字里行间能欣赏到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活动很有意义,让他们获益匪浅。

文字: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邱发平 程思敏 韦俊杰 钟雪莹 萧培东 图片: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邱发平 程思敏 韦俊杰 钟雪莹 萧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