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探营|拿桡为荣,“后浪”奔涌……中堂槎滘队动力澎湃!
水乡中堂
2024-06-12 16:31:31
中堂镇龙舟锦标赛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进入倒计时,各支参赛龙舟队正在紧锣密鼓训练,东江之上“水师”往来驰骋,交织的加油声、浪花声,凭添了不少紧张的氛围。各队伍有什么备战“秘诀”?有哪些训练趣闻?“劈波斩浪的哥哥们”准备如何?小编带大家探营“老牌劲旅”槎滘队。 近日,小编在槎滘村的江边看到,几条龙舟正在江上快速前行,队员们跟随鼓点手起桨落,动作整齐统一、强劲有力。据了解,目前,龙舟队已转入集中水上训练,每天训练6个小时以上,风雨无阻,经过10多天的高强度训练,队员们都晒成了“烧鹅”式的肤色,展现出龙舟精神的底色。
“最帅的男人都在水里”
00后申请出战
在这些队员中,有做生意的、打工的、当健身教练的,还有房东、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坐到了一条船上。在村里,入选龙舟队是全家的荣耀,村里的精壮男丁争先恐后地参与龙舟训练和选拔,以拿桡为荣——“最帅的男人都在水里”。
罗满洪、罗镇昇是槎滘版的龙舟《父与子》,罗满洪是位身经百战、技术娴熟的资深划手,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村队。而罗镇昇作为刚毕业的00“后浪”奔涌,在父亲和表哥的鼓励下,更是通过选拔进入了镇队。所谓上阵父子兵,父亲带他一起训练,传授技艺,互相勉励。罗镇昇说,从小就受父辈的影响,划龙舟对我来说已是一种情结、一种动力。▲老舵手莫志棠
相较于年轻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些经验丰富的队员则相对从容。老舵手莫志棠今年65岁,自小就对划龙舟有很大瘾,从18岁开始划龙舟,后来转为舵手,已经有20多年的舵手经验。队伍有了这位资深舵手,也能够在大小比赛中根据水流风向及时调整航向,龙舟对他而言已是生命的一部分。他说,同这帮年轻人一起很好玩的,自己也变得年轻,很喜欢把握航向全力冲刺的感觉,也希望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到龙舟这项运动中。去年中堂龙舟队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暨东莞龙舟锦标赛中逆势勇夺冠军,莫志棠就是负责掌舵的舵手。

2023年的东莞龙舟锦标赛让大家深受震撼。常年负责龙舟队工作的槎滘村工作人员陈学峰说,是什么动力让各行各业的龙舟爱好者集结到一起?一些老队员坚持了多年,每天风雨日晒,时常有队员因生病需要打针吃药,占据了工资补助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辞掉工作参加龙舟训练。陈学峰问他们:“每天都这么累,有想过放弃吗?”,那些队员答:“放弃那是不可能的,工作以后还可以再找,划龙舟是肯定要划的。”在他们看来,划龙舟更是热爱,是一种精神。
发扬龙舟精神
推动“百千万工程”见实效
有坚守,更有传承;有热爱,更有拼搏。这就是龙舟精神的最佳诠释。今年槎滘队新添了2名“00后”队员,为龙舟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去年中堂龙舟队火了,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主动来学习划龙舟,为弘扬龙舟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传承也见证了中堂人的龙舟精神。”教练朱扬坤表示。
“烧鹅”的皮肤、健壮的臂膀是龙舟队员的标志,他们黝黑的面孔上写满了坚毅和决心,对传统的坚守,对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无穷的力量。“1000米传统龙舟比赛很考验耐力和冲刺爆发力,经过这些天的特训,如今队员们在力量、技法、速度上都提升显著,我们非常有信心拿冠军。”朱扬坤说。
“老牌劲旅”槎滘队曾多次在镇锦标赛中夺得冠军(四连冠),战绩彪炳。槎滘村作为镇“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进典型”培育村,当前,正结合城村中改造、“三改一拆”、产业空间盘活,通过开展农房风貌提升、村容村貌绿化美化、美丽田园建设等,打造具有现代风貌的宜居美丽乡村。同时,全力打造龙舟、篮球、粤曲文体“三张牌”,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旧村改造和设计中,打造“龙舟广场文化景观”“槎滘龙舟基地”等,融入槎滘村龙舟文化、龙舟运动元素造景;打造“篮球体验馆”。并计划将祠堂文化融入到旧村改造中,以环境之“优”,聚发展之“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槎滘村投资兴业,努力将槎滘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槎滘村将全力发扬“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注意身体前倾的角度、握桡的力度。”在槎滘村的河涌上,罗满洪、罗镇昇父子俩在一起训练,父亲在一旁不时指点儿子划龙舟技术。父子交流中,时而来个短途竞赛,流淌的河水见证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罗满洪、罗镇昇是槎滘版的龙舟《父与子》
罗镇昇说,小时候,父亲经常和他讲龙舟的故事和他的“威水史”,带着他去划龙舟。在父辈的影响下,他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热爱龙舟的种子。
罗镇昇记得,去年中堂龙舟队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暨东莞龙舟锦标赛中,在最后的时刻实现反超,勇夺冠军。这种不到终点不放弃的精神让他深感震撼和自豪,当时就在想,如果能像他们那样为中堂效力并创造奇迹,那将会是多么有意义的事。
于是,去年他就和父亲说,他要正式进行划龙舟训练。闻听此话,罗满洪对儿子投来赞许的目光。说干就干,父子俩找来了一条12人龙舟,还叫上了罗镇昇的堂哥、表哥,4个人开始了严格的训练。罗镇昇说:“刚开始学很难,划龙舟看起来只有一个动作,却包括了力量和桡架,很讲究技巧。”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鼓励下,罗镇昇和堂哥、表哥们很快掌握了划龙舟的基本技术。
罗满洪说:“要想提高水平,必须有充足的体能,以年为单位,长时间训练,积累技术,熟能生巧。”罗满洪带着他们一起游泳健身,储备好体能。
去年11月份,中堂镇组织龙舟队去丹麦比赛的消息传开来,罗镇昇感到很兴奋,但想到高手如云,自己学桡架三个月,实力还不够,想打消参选的念头。到了今年初,村的选拔也开始,父亲带着他们每天训练并钻研新技术,大家都建议他们去尝试,最后罗镇昇通过选拔顺利进入了镇队,父亲罗满洪和表哥则入选了村队。
罗满洪从事运输工作,白天没时间训练,只得利用晚上的时间。那时冬季水上训练,晚上风大气温低,一停下来就会冷,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但是就是凭着为中堂、为村争光的信念,他们坚持了下来。
罗满洪表示,带着一帮年轻人加入龙舟队伍,一路成长,挺有成就感。希望年轻一代坚持龙舟运动,把拼搏的精神用到工作生活中,强体魄、拼意志,这就是龙舟运动的意义。罗镇昇他们年轻的面孔上写满了坚毅和决心,这是龙舟文化和精神的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