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情韵,诗意传承!在诗词里感受中堂龙舟竞渡的“速度与激情”!
水乡中堂
2024-06-11 18:21:05
6月7日,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举办以“龙舟情韵·诗意传承”为主题的龙舟主题诗歌赏析会,吟诵“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中堂龙舟精神,传承和弘扬传统龙舟民俗文化,进一步擦亮“中国龙舟之乡”城市名片。
活动现场举行了龙舟主题诗词朗诵表演,选取东莞本土及经典的龙舟文化诗词,邀请中堂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代表进行朗诵表演。孩子们在朗诵赏析中,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堂龙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堂本土民俗学者戴润林,结合《东莞县志》里的龙舟诗词,讲解中堂乡贤陈伯陶创作《东莞县志》背后的故事,同时通过阅读《东莞县志》中的诗词,感受东莞的龙舟历史和文化传承。
中堂龙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据称有600多年历史。
早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堂出大标,鹤田村夺冠。
该村有人做诗云:
“中堂出标是元年,果真扒出是真贤。
到处龙舟来趁景,第一飞龙是鹤田。
”中堂有经典的《第一飞龙》诗词,也有《一夜成舟》的经典故事。
这些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文字,彰显了中堂龙舟文化的深厚积淀。
活动现场邀请龙舟文化学者,在现场娓娓讲述中堂龙舟的民俗文化和龙舟故事等。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对中堂龙舟历史、龙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峡山晴带霞,峡水倒流花。芳渚停千舫,寒潭浸几家。飞舟海客渡,急鼓醉人挝。何处来神女,凌波出水涯。”明末东莞诗人的《峡中观竞渡》,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沉淀,如今仍然朗朗上口。现场邀请了中堂朗诵协会的成员进行朗读,并逐句解析诗词的意思,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诵读,在齐声朗诵中感受东莞龙舟的历史文化底蕴。
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龙舟文化历史悠久,龙舟竞渡更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都留下了许多龙舟竞渡的诗词作品,在字里行间能欣赏到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活动很有意义,让他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