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龙舟“第一景”激情“开扒”
东莞+ 2024-06-07 22:25:53

“咚咚咚……”“劈里啪啦……”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二,阵阵激昂的锣鼓声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从东江支流横涌海传来,一年一度的中堂镇“斗朗景”激情“开扒”。而在中堂镇的另一边,“蕉利景”也同时热闹上演。每年端午节期间,中堂镇各村(社区)都会“招景”或“扒标”,共产生了9个“景”。其中,斗朗社区的“斗朗景”、蕉利村的“蕉利景”是最先开始的“景”,共同成为中堂龙舟“第一景”,由此拉开中堂镇端午龙舟活动的序幕。

自古以来,中堂人就与龙舟结下不解之缘,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龙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龙舟”品牌响亮、远近驰名,深厚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堂龙舟文化,更锤炼出“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堂人接续奋斗。每年,中堂都会举办“龙舟景”,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五月“龙舟景”就在各村轮流上演,素有“中堂龙舟九景”的说法。

中堂镇“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分别是农历五月初二的斗朗、蕉利“景”,初四的槎滘“景”,初五的东向“景”,初六的潢涌、江南“景”,初八的马沥、下芦“景”,农历五月十三是全镇最大的“中堂镇龙舟景”。这些有“景”的村(社区)年年“招景”或“扒标”(龙舟锦标赛),500年来一直绵延不断。

其中,“斗朗景”由于每年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并且规模也比较大,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斗朗社区位于中堂镇西北面,与广州新塘隔江相望。而这条“江”,就是横涌海。横涌海河面开阔,较为适合开展大型龙舟活动。同时,该社区的龙舟制作远近闻名,其制作技艺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最初起源于2人,花名为“拉鞋线”“剃头刀”,表示做龙舟快、利、好的意思。目前,斗朗社区有2家龙舟制船厂,包括霍沃标龙舟制船厂、霍沃培龙舟制船厂,制作的龙舟精美耐用,深受欢迎。

得益于天时地利的环境,斗朗社区龙舟竞渡历史悠久,清朝年间龙舟竞渡定在五月初五,民国初改为农历五月初二,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景”活动,邻村及新塘的兄弟村、世叔村都会派出龙舟一起“趁景”,龙舟活动的基础好、氛围浓厚。尤其是近年来,斗朗社区以龙舟文化节的形式开展“龙舟景”,声势更加浩大,活动规模位居中堂各村(社区)“龙舟景”的前列。

6月7日上午,早上10时左右,东江支流横涌海码头彩旗招展,热闹非凡,斗朗社区在这里开展龙舟文化节。受邀的兄弟村、世叔村派出龙舟队陆续来到横涌海码头,与斗朗龙舟队汇合。不一会儿,10条龙舟齐聚横涌海,开启了热闹的“斗朗景”。只见宽阔的江面上,10条龙舟一会儿相伴游玩,一会儿展开比赛。一时之间,江上龙舟健儿在挥桨逐浪,岸边街坊在呐喊助威,鼓声、划桨声、鞭炮声、喧闹声不绝于耳, 汇成了一曲“游龙趁景”的交响乐,场面极其壮观。

当天虽然下起了大雨,但依然吸引了众多街坊前来围观。“小孩子看到划龙舟很开心,他感觉很好玩。”陈女士高兴地说,“让小孩摸一模龙舟,洗一洗龙舟水,求一个好意头。”斗朗社区村民和叔说,“斗朗的龙舟氛围一直都很好,每年这个时候就好热闹。”和叔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划龙舟好手,他回忆说,“上世纪80、90年代,斗朗龙舟队实力很强,曾保持在全镇‘扒标’前三名行列,最厉害的是夺过全镇的第二名。”斗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传承好龙舟文化,发扬拼搏向上的龙舟精神,凝聚干群合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接下来,中堂其他村(社区)的“龙舟景”将陆续上演,精彩刺激,不容错过。其中,今年中堂镇“龙舟景”将以“扒标”形式进行,定为中堂镇龙舟锦标赛。中堂镇龙舟锦标赛将于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中午12:00-14:30在中堂龙舟广场前的河面举行,全镇19个村(社区)组队参加1000米直道竞速男子传统龙舟比赛。为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刺激性,展示中堂龙舟竞技实力和“东江龙王”风采,比赛采取三轮决出名次。

文字:李健武 图片:李健武 通讯员 程思敏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