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①|美丽东莞新图景:“水质”“气质”齐提升
东莞+ 2024-06-03 19:24:20

6月3日,世界环境日前夕,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东莞市2023年环境状况公报,通报过去一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成效及生态环境创新工作进展。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吴对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詹志薇,市环委办执行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柯粤通报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6月3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3年环境状况公报,通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将2024年环境日主题定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过去一年,东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坚持“制造业当家”,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探索实践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东莞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以“水质改善、空气改善、海洋首次达标”为主要标志的新成效,生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东莞新图景。

在“气质”方面,2023年东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8%,达标天数比例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2天,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全年无重度污染天气;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大气污染物,除臭氧(O3)外,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均达标,PM2.5浓度21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前列,持续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目标;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中,东莞多次跻身全国前20强。

在“水质”方面,东莞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优良。其中,水质优的水源地3个,分别为东江南支流、中堂水道和太园泵站水源地;水质良的水源地1个,为雁田水库水源地。9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其中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71.4%,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内河涌消除劣Ⅴ类比例80.3%;10条镇级黑臭水体有9条基本消除黑臭,53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2个近岸海域国控点无机氮浓度均值同比改善7.43%,是“十四五”实施考核以来首次达到省下达目标要求。

“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东莞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两年以来,全市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方面取得显著阶段成效。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每日达到1.7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定目标;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每年3000万吨,综合利用能力每日约8.3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6%,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总能力达每日1.475万吨,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环境风险得到全过程有效防控。

文字:周桂清 图片:周桂清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