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报深度丨惠州梅菜如何实现“梅”好前景?
惠州头条 2024-05-31 17:40:40

将五花肉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切成肉片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半小时后,一道肉烂味香、咸中带甜、肥而不腻的梅菜扣肉就可以上桌了。2011年,梅菜扣肉与东坡肉等四种客家菜式组合成的“东江客家菜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州是“中国梅菜之乡”,梅菜种植历史悠久,有“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的美誉。经多道工序加工制作的惠州梅菜以清甜爽口、风味独特而闻名。近年来,惠州梅菜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国家名特优新产品等称号,成为承载惠州客家文化故事的新名片。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惠州梅菜产业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面临种植和加工标准化较低、科技创新不足、品牌意识不强等困境,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

在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大力发展预制菜的机遇下,被誉为“一枝花”的惠州梅菜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梅”好前景?这是梅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

历史悠久
惠州梅菜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

 

惠州梅菜历史悠久,至今还流传着不少关于梅菜的传说。

在惠城横沥,流传着“梅仙姑赠菜种”的故事。相传明末时期,一位姓梅的仙姑赠送一包菜籽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了饥荒。为了感谢梅仙姑的恩赐,这种菜被命名为“梅菜”。

在惠东梁化,则流传着赵佗与梅菜的故事。据传,赵佗率军屯兵梁化时,士兵将当地的野菜与盐堆放在一起,致野菜发黄发霉,洗净煮食却香甜可口,大家便把这发霉的野菜称为“霉菜”。

这些传说,给惠州梅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让梅菜成为一棵有故事的蔬菜,成为惠州人独有的记忆和味道。

2008年出版的《惠州市志》记载:“梅菜是惠州传统名优土特产之一。明朝初,被列为‘岭南三大名菜’之一”。由此看来,梅菜至少有6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了。在惠州农业部门的一些关于梅菜的宣传资料中,提到惠州梅菜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

金黄色的梅菜。

 

梅菜是否有千年的种植历史?梅菜属于一种大叶芥菜,古籍中对于芥的记载颇多,其中唐代孟琯著《岭南异物志》云:南土芥高五六尺,子大如鸡子,此又芥之异者也。这也说明,早在唐代,岭南就有比较大棵的芥菜了。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写有《撷菜》一诗,其中有“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也就是说,千年前的宋代,惠州已有种植芥菜。

 

虽无法确认千年以前种植的芥是否是梅菜,可以确定的是梅菜的种植生产规模在民国已经成型。据民国张友仁编著的《惠州西湖志·物产》记载:“莓菜即芥的一种。产横沥之土桥、梁化、平山。在湖上间有种者。”上海大陆大陆图书公司发行的《社会之花》1925年第13期刊载的《粤东小食谱》也有写到梅菜。文中作者介绍了惠州菜脯、麦芽糖、糖柚皮三种小食,并在文章最后说:“至若霉(梅)菜虽属本土产,固不及斯三者也。”文章虽然没有专门介绍梅菜,但将梅菜拿来作对比,可见梅菜在当时也是比较知名的。

惠州梅菜远销海外

 

新中国成立后,梅菜种植在惠州迅速推广,渐渐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农产品。

《惠州市志》记载,1958年惠阳县(含惠东)种植3.07万亩,而矮陂镇种植面积占惠阳县种植面积的70%以上。今年83岁的潘锦银是惠城区横沥镇矮陂村村民,从他记事以来,就知道“每年晚造水稻收割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种梅菜。”梅菜苗移栽大约六七十天,春节前就可以采收腌制,“种植一季,够吃一年。”

梅菜并非鲜食蔬菜,而是加工后食用,工艺比较复杂,依靠海盐以及阳光反复腌制、晾晒、发酵后的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不寒不燥,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胃消食、滋阴生津等作用。

上世纪60年代,惠阳专署把种植梅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全区推广并选派老农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梅菜都是用冬闲田种的,春节前采收加工后卖出去,赚到的钱够过年、孩子开学和春耕所用,所以也叫‘富贵菜’。”潘锦银说。

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惠州村民种植梅菜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且出现了专门收购梅菜的商贩,进一步带动了梅菜销售。

惠州市环通梅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潘伟强回忆,他的父亲潘佛来就是矮陂最早的一批梅菜商贩,“把收购回来的梅菜分等级,并包装成不同的规格,再运到城里去卖。”

1993年之后,惠州出现了惠州梅菜产销有限公司、惠阳市绿兴开发公司、矮陂镇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企业,致力于梅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开发,不仅提高了梅菜的产量和质量,也带动农民增收。当时,农户种植一亩梅菜,一造就可得纯收入1000~1500元。

横沥镇矮陂村村民们在晒梅菜。

 

惠州梅菜不仅畅销全国多个省市,还远销海外。《惠州日报》1999年10月24日刊发的《潘石胜:梅菜生意做到国外》一文提到,1994年,矮陂的梅菜销售专业户潘石胜从一位新加坡的亲戚那里得知,侨居新加坡的惠阳老乡很爱吃梅菜,由此开拓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

此后,惠州梅菜相继迎来高光时刻:1994年荣获全国农产品展览会银奖,1995年惠阳市被命名为“中国梅菜之乡”,2005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06年横沥被广东省授予“梅菜专业镇”称号。

“2006年至2008年,横沥镇梅菜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是历史高峰。”横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翟素斌说。

 

 

发展痛点

有名无牌有牌不响,

影响产品销售和价格提档

 

 

经历了高光时刻的惠州梅菜产业,如今进入了发展的阵痛期。

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202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梅菜种植约6万亩,2021年为4.3万亩。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市鲜梅菜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亩左右。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但相比十多年前,乃至二三十年前,部分区域的梅菜种植面积是呈下降趋势的。如目前横沥镇梅菜种植在六七千亩左右,只有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当本地鲜梅菜产量不能满足加工需求时,部分梅菜企业只能转而向外地或外省开拓种植基地。“我们公司鲜梅菜的订单种植面积约6000亩,其中40%是在外地种植的。”广东谭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文标说。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惠州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农村劳动力转移、鲜菜收购价格浮动较大等影响,部分农户种植梅菜的意愿不高。

横沥镇矮陂村村民们在田里收割梅菜。

 

 

目前,全市鲜梅菜种植区域集中在横沥镇和梁化镇,规模300亩以上种植基地的仅3家,大多是以农户自发的小块种植为主。近年的梅菜收购价格浮动较大,高的时候超过1元/斤,低的时候只有0.3元/斤。若按照平均亩产6000~7000斤、平均价格0.5~0.6元/斤算,一亩梅菜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扣除各种成本后,纯利润也就一两千元,很多村民觉得还不如外出打工。”矮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汉鹏说。

在横沥镇副镇长葛生明看来,本地农户种植意愿不高、种植面积减少等现象,折射出梅菜这个传统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时代在发展、市场在变化,但梅菜产业并没有很好地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加工方式粗放、品牌宣传不足、产业聚集度不够等方面。”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202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市从事梅菜加工生产的企业(合作社)有 68家,全市梅菜年加工量6.4万吨,年销售额约5亿元,其中规模较大、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9家,其他均是通过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

“当前梅菜加工还未完全摆脱原来粗放的生产方式,产品品质不稳定。”惠东县梁化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温旭钦认为,梅菜加工仍以生产传统咸甜梅菜半成品或初级加工产品供应食品公司为主,产品品类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延伸不够。

“惠州梅菜不缺品牌,但这些品牌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翟素斌说,对梅菜文化的宣传推广不够,很多人还不了解梅菜的传说、历史、做法等,“有的外地人甚至认为梅菜是梅州的特产,或把惠州梅菜等同于浙江的梅干菜。”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调研中发现,传统梅菜加工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单打独斗”的多,没有很好地迎合年轻化消费市场需求,没有形成区域品牌效应。“惠州梅菜有名无牌,有牌不响的现象,影响了产品销售和价格提档,也制约着梅菜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植物保护部部长刘凤沂说。

 

转型升级
提升工艺水平,研发新产品

 

传统产业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随着“梅二代”的接班,一些梅菜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寻求突破。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烘干设备,主要用来生产梅菜干。”环通梅菜负责人潘伟强指着厂房里一套大设备说,梅菜干比传统梅菜风味更浓郁,保存和煮食也更方便,“北京庆丰包子铺的梅菜猪肉包子,用的就是我们的梅菜。”

潘伟强坦言,能拿到北京庆丰包子铺的订单,靠的就是转型升级。1998年,26岁的潘伟强从父亲手中接棒后,紧跟市场消费需求变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家改进传统腌制工艺,同时将传统家庭作坊向规模化、企业化方向转型。

正是因为转型早,当机遇来临时,环通梅菜才能马上抓住。

惠州市环通梅菜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梅菜生产车间。

 

北京鑫竺绿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耿秀萍回忆,2008年公司接到庆丰包子铺委托采购梅菜的订单后,她把惠州种有梅菜的地方都跑了个遍,初步选定了位于矮陂村的环通梅菜,主要看中当地梅菜种植历史悠久,且梅菜品质好。“不过,当时环通梅菜的生产加工条件还达不到我们的要求。”耿秀萍说。

为了签下这个订单,潘伟强狠下了一番功夫:建设了300亩梅菜种植基地,购买水肥一体化设备,实行标准化种植,确保原材料绿色、健康、安全,新建厂房、增加设备,解决原来梅菜杂质多、清洗难问题,确保品质稳定……

环通梅菜的这些举措,让耿秀萍看到了诚意。2010年,鑫竺绿园与环通梅菜签下合约。双方多年来合作良好,2022年底又续约10年。得益于这份长期合同的良好示范,环通梅菜近年陆续拿下了多个知名食品企业的订单。如今,除自有梅菜种植基地外,环通梅菜还通过村企合作、订单农业等模式,带动惠城、博罗、龙门农户种植梅菜1000多亩,企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

惠城区横沥镇矮陂村村民潘靖新也是一位“梅二代”,他是惠州市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和惠州市新阳农业发展公司的负责人,他向村民租赁流转了300余亩土地,在种植水稻、玉米的同时,还利用冬季种植高品质梅菜,并在现代化设备和新型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标准化种植,既提高了梅菜产量和质量,还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也正是在潘伟强、潘靖新等“梅二代”的带动下,如今矮陂村的梅菜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惠东县梁化镇的“梅二代胡文标,不仅注重企业转型升级,也看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20年前,他接过父亲的梅菜加工厂时仍延续传统的加工方式,但随着对行业的深入了解,他开始尝试改变。

“这13个专业证书都是和梅菜加工工艺相关的。”在谭喜农业的梅菜展馆里,摆放着许多专利证书,还有免泡、即食等多种类型的梅菜产品。胡文标说,为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念,公司开发了一套低盐清洗加工技术,并引进全自动生产线,专门生产免泡、低盐、即食的梅菜产品。

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近10年我们的梅菜产量逐年增长。”胡文标说,去年公司产出成品梅菜近5000吨,产值超4000万元。

如今,借着预制菜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东风,胡文标开始进军预制菜市场,延伸梅菜产业链。“我们准备建设食品生产无菌车间,生产梅菜扣肉、梅菜肉饼、梅菜包子等食品,计划6月份开工。”胡文标不只在线下一步步拓展梅菜事业版图,他还注册了新媒体平台账号,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梅菜产品,让更多人了解惠州梅菜,打响公司品牌。

延伸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

 

转型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的竞争新优势,“梅二代”们的底气和动力,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梁化是惠州梅菜主产区之一,发展梅菜产业是我们产业帮扶的重头戏。”温旭钦介绍,从2020年开始,驻梁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打造“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一村一品”这三大项目为抓手,助推当地梅菜产业升级。

提纯复壮梅菜品种保证源头品质,建设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引入新生产线建设冷库优化加工技术,建设梅菜展示厅宣传推广梅菜品牌……在省、市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梁化镇梅菜产业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梁化是全市种植梅菜面积最大的乡镇,年种植约1.3万亩,加工年产值超过3亿元。

惠州市环通梅菜有限责任公司的梅菜展销厅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购买。

 

惠城区横沥镇也在发力。葛生明说,横沥有不少梅菜加工企业和加工作坊,但规模都不大,部分企业想要扩大规模,又受限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为此,横沥镇将目光瞄准了产业园平台。当前,坐落于横沥镇的惠城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正在推进建设,“我们鼓励和支持横沥的梅菜企业入园,依托园区的配套和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做强做大。”

“梅菜企业转型升级要走精深加工之路。”刘凤沂建议,企业可在传统加工基础上将梅菜产品化粗为精,生产甜、酸、咸、辣等口味多样的产品,开发梅菜配鱼配肉预制菜或罐头等熟食、速食即开即食型新产品,提高梅菜综合价值,巩固和提升二产产能,延伸梅菜产业链。

潘汉鹏认为,做强做大梅菜产业,不仅要做大二产,还要做强一产、做活三产,促进三产融合。为此,矮陂村提出了打造梅菜文化农业公园的设想,规划设置梅菜大道、梅菜育苗种植基地、梅菜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基地、文旅研学实践基地、产品销售中心和展厅等,以此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惠州梅菜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品牌宣传力度仍不够。翟素斌建议,政府和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集中宣传惠州梅菜名牌产品,深入挖掘梅菜文化,讲好惠州梅菜故事,并建立安全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树立惠州梅菜公共区域品牌的良好形象。

惠城区横沥镇矮陂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东认为,要顺应新媒体时代宣传趋势,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直播、节庆活动等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宣传扩大惠州梅菜知名度。“龙头企业要主动‘触网’‘引流’,通过直播带货、美食节目等方式,让惠州梅菜在视频号、小红书、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多亮相,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惠州梅菜。”黄东说,当地政府可联合各方举办惠州梅菜文化节,并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与露营、音乐、骑行、温泉、美食等联动起来,做强做大惠州梅菜的品牌效应。

【记者手记】
在守与创中让“老味道”焕发新生机

 

惠州15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中,惠州梅菜是唯一一个被冠以“惠州”之名的,而且在以梅菜为食材制作的菜肴中,梅菜扣肉享誉大江南北,甚至飘香海外。

然而,这个久负盛名的“惠州IP”,似乎正在渐渐失去“存在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惠州梅菜不愁销路,但企业生产销售的大多是传统咸甜梅菜半成品或初级加工产品,且以供应食品公司为主。这些传统的梅菜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也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饮食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食品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让“老味道”焕发新生机。这一点,涪陵榨菜的发展路径值得惠州梅菜借鉴。

涪陵榨菜也曾因小而散的手工作坊、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产业发展一蹶不振,企业濒临破产。2000年,涪陵榨菜集团开启工业化改革,引入智能化生产线,优化生产工艺,开展科技创新,朝着“轻盐”“低脂”“低卡”“膳食纤维+”“0添加”等健康方向,推出榨菜酱、水果榨菜、榨菜速溶汤等多款创新产品,并在包装设计融入“川剧变脸”的国潮元素,“榨”出了新的品牌价值。

惠州梅菜如何实现“梅”好前景?

创新引领是关键。政府要搭平台、优环境、强服务,在产业规划、政策扶持、品牌宣传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梅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企业也要“练好内功”,既坚守传统也不忘创新,改进工艺、研发新品,适应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竞争力。

人才培育是支撑。振兴梅菜产业,需要培养更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如推广标准化种植的标兵、提升加工工艺的匠人、烹饪梅菜美食的大厨以及善于通过互联网销售推广梅菜的“主播”等,以“人才链”服务“产业链”,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让“一枝花”的梅菜,成就满园春的“梅”好景色。

文字:香金群 陈春惠 骆国红 图片:朱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