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东莞宣讲⑥|俞露:绘城水蓝图,筑绿美家园
东莞+ 2024-05-10 17:10:30

努力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也努力在金山银山中守住绿水青山,守住了河流对大地的滋养,便是守住了绿美之源、百姓之盼和发展之本。5月9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东莞专场宣讲举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生态总监俞露为大家讲述了深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

描绘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蓝图

如何才能形成更加和谐的城水关系?如何才能让治水工作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路径?带着问题,俞露和团队走遍了深圳三百多条河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想要探寻问题的本质。

勘探的时候多的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比如,有时候一脚踩到泥里废掉一只鞋子;刮台风下大雨的时候还在山里,由于水位暴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由于河岸的空间阻隔,勘探人员会被高墙挡住去路,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只有二十公分宽的护栏上攀爬;河岸边的蚂蚁也是团队的好朋友,一不小心被他们爬满脚踝,痛痒得受不了……

但也就是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俞露慢慢接近了问题的本质——水的问题是城市问题的缩影,对水的治理要从对城市建设模式的更新和人们自身欲望的约束开始。河道的污染源自于人类的活动,而核心的短板在于地下管网的缺失、破损和混乱;生态问题源于自然循环被打破,而生态修复首先要尊重自然、学习自然。

要尊重自然,保护绿水青山,第一步是确定河流空间上的保护范围,也就是划定“蓝线”。这项全新的工作对于当时俞露和团队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没有先例可循,必须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很多次的讨论甚至争论,也度过了很多个不眠的夜晚,团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城市蓝线的划定,让水系周边空间的预留、建设行为的管控有了明确的规划依据,也为十余年后的绿道、碧道建设,大量滨水空间向市民的开放奠定了基础。

蓝线的成功划定与实施,让俞露清晰地认识到,作为规划师,自己的责任便是用手中的笔,描绘山水相连、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蓝图。

不断寻找绿色与市民生活的再连接

在深圳,曾经被盖起来的河流经过整治后,河道的洪泛空间得以拓宽,自然堤岸得以重建,生态基流得以补充,植物群落得以恢复,它们开始孜孜不倦地滋养着人们周末的休闲时光。

近年来,人们常常为了暴雨造成的积水问题而头痛。其实,植物和土地是存储雨水最天然的空间,它们好比海绵一般吐纳着雨水,让城市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弹性地面对自然灾害。

十五年前,俞露前瞻地提出了在深圳建设海绵城市的设想,保留大量的绿色空间,建设可渗透的城市表面,用生态化的方式管理雨水。在团队的努力下,绿色屋顶、海绵道路、海绵公园越来越多,让这片土地逐渐摆脱被水泥禁锢的命运,开启自由呼吸的未来。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必然是一座让人民满意的城市。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水?是丰沛宜人,是安全无忧,是水清岸绿,是鱼翔浅底,也是大沙河上的赛艇,茅洲河里的龙舟,是周末清晨的慢跑,也是欢声笑语的单车骑行,更是可参与、可感知、有野趣、接地气。

在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中,深圳不但彻底消除了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还建成了605公里碧道,曾经油亮黑臭的茅洲河,如今水光潋滟,碧波荡漾,成为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去年,深圳首条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实现全线贯通,也为沿线的创新产业人群带来了优质的绿色开放空间,在这个区域也同时有着全市最密集的高层次大学、科研机构和新兴产业,有着全国最低的万元GDP水耗,让大家看到了生态绿色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它不但是对人和企业的吸引,也是对小动物的吸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也穿越山海通廊,从塘朗山来到了深圳湾散步。“有网友调侃说,豹猫原来只吃山货,深圳的豹猫最幸福,还想吃海鲜了呢!”俞露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如今,在深圳湾,每年还有10万只候鸟停留越冬,记录野生鸟类382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1/3。在坪山区,红外相机记录下了多种野生动物的行踪。

在“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的行动中,俞露和团队以绿色为底,以蓝色为脉,还原大生态,推动大融合,实现生态公共产品的价值转化,重塑人、自然和城市的关系,也不断寻找着绿色与市民生活的再连接。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绘的,不仅仅是一张蓝图,它是青山绿树,是万家灯火。”俞露说,这不仅是她的梦,还是所有深圳的建设者们共同的梦。他们在烈日下检修管网、挥汗如雨,他们在台风天坚守岗位、夜以继日,他们在管网清淤时潜水先行、马不停蹄,他们在科研攻关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他们绘出一张张城水相融的蓝图,又亲手将它们变成现实。

在前进的道路上,俞露也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困了累了,两张凳子一拼,躺下十分钟,又可以精神抖擞。“我们的梦,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刻在对信念的坚守中,不能等待、不能迟疑、不能懈怠。”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俞露和团队的城水蓝图,还将继续绘在广东的大地上,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文字:记者 范德全 图片:陈帆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