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东莞今年这样干
东莞+ 2024-04-19 21:10:52

继2023年成功打造百亿元村后,今年东莞还要打造千亿元镇(园区)。4月19日,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审议通过《东莞市“百千万工程”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重点工作、制定保障举措、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责任清单,聚焦“高水平”“高质量”,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过去一年,东莞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总抓手,聚焦“创先、进位、消薄”,以镇村为主战场、以城乡融合为着重点,以万亿城市、千亿镇、百亿村为牵引,以扶持薄弱镇村加快发展作托底,全面做好省域共建、市域统筹、镇域提质、村域振兴四篇文章,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地落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实现良好开局。截至2023年底,全市28个镇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雁田村成为全市首个“百亿元村”。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东莞将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方向,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镇村人居环境提升、千万人口共生共荣,集中力量抓好环卫保洁、乡村绿化、停车治理、“三线”整治、美丽庭院、农房风貌提升等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形成全域推进、全面铺开、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具体来说,东莞将加快“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完善,镇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1279”典型引领体系成效初显;长安、松山湖GDP破千亿,60%以上村(社区)集体净资产超2亿元,减少10个以上无分红村(社区);美丽宜居村实现全覆盖,镇村植树20万株,新建立体停车场50个,新增停车位8万个,打造美丽庭院典型6000户,农房风貌提升示范点70个;省内对口帮扶协作有效推进,全社会深度参与、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东莞要重点在8个方面加力提速:

一是做强做优做大镇域产业。聚焦“投资年”,加快产业立新柱促转型、强力拓展连片土地空间、发展现代都市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推动镇街中心区扩容提质。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全覆盖、打造美丽圩镇“七个一”升级版、加速培育高品质商圈街区、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提能升级。

三是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推动低效集体物业升级、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加快市内重点帮扶村发展。

四是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塑造农村建筑特色风貌、实施重要廊道综合整治提升、提高环卫保洁规范化水平、促进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持续强化“六乱”整治、提升停车秩序治理水平、深入推进“三线”整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五是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大力推动镇村添绿添美、扩大绿美生态空间供给、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推动更多“粮田”变“良田”。

六是促进千万人口共生共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千万人口多元共治机制、强化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培育提升市民家园意识、营造“东莞是我家”良好氛围。

七是凝聚社会各方参与合力。有效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更好发挥专家智库和高校智力支撑作用、为“百千万工程”出谋划策及建言献策。

八是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坚决落实省委部署,推进产业转移合作园建设、全力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加强营商环境帮扶协作等工作落地见效。

【记者观察】

四个关键字看东莞“百千万工程”

“百千万工程”是东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汇群力、集众智推动“百千万工程”,最根本的落地点就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梳理今年“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不难发现,“实”“全”“点”“新”四个关键字尤其珍贵。

突出“实”。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打造更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平台,面向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其根基还是实体经济。在公共服务方面,要聚焦“民生五个位”,集中力量抓好环卫保洁、乡村绿化、停车治理、“三线”整治、美丽庭院、农房风貌提升等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实践中、数字里,促进千万人口共生共荣。

强调“全”。独木难支,众木成林。“百千万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全民参与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全面铺开。2023年春天,直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最突出短板,广东“百千万工程”施工图出炉,东莞闻令而动,推动“施工图”变成“实景画”。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全面深化的关键一年,东莞坚决贯彻省委“全面铺开、抓出实效”的部署要求,着力推动全市各镇街(园区)、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动起来、干起来,工作安排涉及8大领域、40多个部门、合计56项事项,结合年前已经部署的“一镇一方案、一村一方案”,加力提速促进“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开展。同时,凝聚社会各方参与合力,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重点突破牵引整体推进、以典型培育引领全域提升。

聚焦“点”。点,就是重点,注重重点突破。在全面动员发动的基础上,东莞提出加快推动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省典型镇、省典型村建设,力争早见成效、作出示范,同时提出聚焦环卫保洁、乡村绿化、停车治理、“三线”整治、美丽庭院、农房风貌提升等短板弱项,实施年度重点攻坚,务求取得明显进展,充分展现头号工程成色。当前,东莞将72个量化目标、78项任务逐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结合各镇街(园区)发展特色形成共性、个性兼具的重点任务清单,推动资源要素向“百千万工程”集聚。

力求“新”。新,这是活力和创造力,意味着干劲与拼搏。东莞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亟需集成式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开路、以创新赋能,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赋予镇街“最想要、最管用、用得好”的事权,增强基层发展动力和活力;建立健共性问题解决机制,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速项目审批进度、加快“民生五个位”建设等方面拿出一批务实管用的实招、新招,为基层建设发展松绑赋能。从“新”出发的莞邑大地,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必能焕发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文字:记者 周桂清 图片:记者 梁浚锋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