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村:家门口欣赏新图景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东莞+-横沥视窗 2024-03-15 12:32:19

家门口新增的公园成为村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崭新的停车场、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持续增长,旧村活化诞生了“678艺时代”……去年以来,新四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把短板转化成“潜力板”,着力加快绿美生态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678艺时代”向来往的游客展示它的“旧村”潮流 横沥供图

和美指数

家门口遇见满满的幸福

出门见绿、就近赏景,在家门口“遇见”满满的幸福,何尝不是村民追求的惬意生活呢?这一幕,就发生在旱坑路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种植了绿化树木和花卉,放置了石桌石凳等,不仅让周边居民更好地出门见绿、放眼观花,也为大家增添了在“家门口”就能歇脚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在环境变好了,生活在这里特别舒心。”家住附近的周婆婆说。

旱坑路公园的旁边还有一个“美丽田园”。推开“归田园居”大门,整齐的田垄、各色蔬菜尽收眼底。这里曾是一处荒地,杂草丛生,严重影响该村整体环境面貌,经过改造后成了现在的美丽田园,田地由村民认领认种。新四村党委书记周学伦介绍说,自从规划了美丽田园,村民都很开心,认领菜地后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美丽田园”是新四村致力将“杂、乱、脏”转化为“齐、整、美”的一个具体实践。为了切实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提高村民群众爱护环境意识,新四村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旧村活化等,并计划结合“百千万工程”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极大地美化村庄主干道路。目前,新四油榨村和黄塘村已实施停车管理,有效缓解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进一步解决交通堵塞和停车难问题。

龙年春节,“678艺时代”灯光璀璨,五彩缤纷,节日氛围感拉满。置身其间,原本老旧的房屋披上了“新衣衫”,有的是赛博朋克风格,充满年轻活力;有的是上世纪60、70、80年代风格,充满复古怀旧气息,散发着别样魅力。放眼望去,红砖青瓦、呆萌的涂鸦、梦幻的夜景,让人情思悠悠。无论是复古漫画还是创意涂鸦、艺术壁画,都在向来往的游客展示它的“旧村”潮流。

“678艺时代”所在地油榨村,正是新四村旧村活化的标杆。周学伦表示,不同于一般的旧村改造,新四油榨村“678艺时代”这个从2020年底开始动工的乡村振兴项目,从无到有,硬是将一个没有历史文物、缺少名人故事、闲置率达九成的普通小旧村,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

“口袋公园”、美丽田园、“678艺时代”……现在的新四村,目之所及皆是美丽,心之所感皆是幸福。一幅环境美、村民乐、乡风好的动人图景正徐徐展开。

引企落地

拓宽村集体增收好“钱景”

产业兴则乡村兴,下活了产业发展这盘棋,推进“百千万工程”才会有后劲,群众才能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

旧村的改造让环境日渐提升,也为产业经济带来了红利。环境美了,人气旺了;厂房建了,项目也来了。“除了激活旧村活力增加人气,产业发展是重要的发展之路。”周学伦表示,2019年以来,乘乡村振兴之东风,新四村大力发展集体物业,引入五个东莞市重大项目,以期实现产业振兴。新建厂房近35万平方米,其中8万平方米属于村集体物业,已实现收益,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1500多万元。

村里环境变好了,凤凰引来了。从2021年开始,新四村陆续引进了诺正电子、华闽五金、明月、隆迪、联诚五个东莞市重大项目,目前诺正电子、隆迪已经投产。通过发展集体物业、招引重大项目,新四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村总收入7684万元,同比增长18.5%。先后被授予横沥镇“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东莞市文明村”“东莞市文化建设达标村”“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村”等荣誉称号。

当前,新四村积极推进神田路片区“工改工”项目(约128.99亩)和骏马东路片区人才公寓改造项目(约31.64亩)两个“工改工”项目。其中,神田路片区项目计划分两期由村集体自行改造,一期53亩可改造成约11万平方米新型厂房。两个“工改工”项目,共计160.63亩,增加工业空间约32万平方米,集体收入将大幅提升,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基层治理

小阵地释放为民服务大能量

在新四村村委会对面,一栋色彩缤纷的共享空间特别引人注目。走近一看,门口右侧的白板上列明了共享空间的服务预告,包括“树下议事会”、培训活动、义诊、心理咨询服务等安排时间。进入室内,里面还有共享厨房、共享超市、“益企咖啡”、心理咨询室等。

新四村共享空间成立于2021年7月,由镇、村、社三方合力打造,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社情民意、人居环境提升、平安文化建设、心理实体服务以及社会组织培育增能五大服务为载体,以共治协会为纽带,协同辖区内各方主体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力推动乡村和谐善治。

新四村共享空间时常聚集着十多人进行“树下议事会”,市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村干部等“围炉煮茶”,你一言我一语,借着习习微风和清凉树荫,共商“百千万工程”建设。大家开诚布公,凝聚了人心、达成了共识、议出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新方法。

“我们对树下这种亲切的交流方式很满意,尤其是人大代表和村干部面对面耐心细致解释村民提出的问题,并且后续还有跟进反馈。”新四村村民周大伯激动地说。

基层治理大家谈,健康义诊进社区,书法培训班、广场舞培训活动……在共享空间内,一份3月份基层治理体验空间服务预告中,写满了为村民、群众服务的活动。经过两年半的运作,新四村共享空间俨然成为村民参与村内事务和技能提升的新阵地。开放至今,已开展活动300多场次,惠及群众达2万人次。

新四村不仅有共享空间,还有共治协会。共治协会通过前期问题收集、进行问题分析评估,中期充分协商、形成决策、采纳公示,让多元主体参与社区事务。

未来,新四村将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不断前行,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新四村高质量发展。

文字:记者 袁健斌 通讯员 邓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