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正在召开。1月31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叶惠明在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投资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作为投资主管部门,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推动全市投资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投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细化目标任务 “挂图作战”抓落实
聚焦“投资年”,如何推动有效益的投资增长?构建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持续抓好执行力建设是关键。
叶惠明表示,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积极构建1+1+N“投资年”工作体系,以《关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的意见》为指引,制定《2024年东莞市“投资年”攻坚实施方案》,并从工业、交通、轨道、环保、水务、卫生、教育、能源等重点行业入手,制定系列子方案。
为推动项目投资有效落地,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实施项目“挂图作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将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实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落实到具体领导、科室、责任人,“挂图作战”“对表推进”,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
为激励各单位、镇街(园区)主动作为,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聚焦投资拉动率、投资增速、投资总量、项目落地效率、资源要素争取等指标,建立扩大有效投资激励机制,探索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红黑榜”,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镇街(园区)将扩大有效投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聚焦重大项目 “完善机制”促落地
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压舱石”“助推器”。在“投资年”,推动重大项目管理延链扩面显得尤为重要。
叶惠明表示,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强化全流程、一体化管理,“一张图”标准化项目全过程审批事项,“一个平台”实现项目全周期自动化预警调度,“一张表”统筹资源要素配置和关键时点督导,让重大项目实施“有迹可循”。2024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推动新开工重大项目超170个,建成投产重大项目超150个。
为全面加强项目的要素保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继续坚持并联审批专班经验打法,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即到即办、容缺审查,以超常规措施压缩项目审批时间,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并将专班服务范围延伸至项目验收环节,加快优质产能释放。
此外,在继续做好项目落地各环节服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强化“发现-生成-推进-落地-投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好重大项目全周期调度服务平台,全链条闭环解决项目落地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管理服务提效。

找准方向路径 “有的放矢”出实效
叶惠明表示,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全力推进未开工项目“清零”行动,逐一梳理项目前期工作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存在问题,加强协调调度、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应开尽开。同时,强化项目工期管理,按日调度年度计划投资超亿元的项目,特别是莞深高速改扩建、常虎高速改扩建、轨道1号线、2号线三期、京东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比亚迪汽车零部件项目、OPPO智能制造中心等年度计划投资前30的项目,争取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再增加15%。
具体到三大领域,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促进工业投资增长,聚焦产业强链补链,突出扩战新增量、挖扩产存量、提技改质量三大重点,加快推动招商签约项目成果转化,以新一轮产业投资驱动经济转型跃升。
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全面挖掘基建投资潜力,推动一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落实落地,努力形成更多实物量。
稳定房地产投资,全力响应中央“三大工程”部署,抢抓建设投资新增量,推动城中村改造与现代化产业园区、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有机融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合理住房需求。
同时,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做好民间投资服务,梳理推介可供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项目清单,做好民间投资服务对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