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双万”(千万人口、万亿GDP)新赛道的东莞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优秀的教育人才。回望2023年,东莞以更多举措、更强力度引进和培育“好老师”。

首办“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
成立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这一年,东莞举行首届“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用十余场高层次、高品位、高规格的活动,向外界发出渴求教育人才的“最强声音”。
2023年5月12日至19日,2023年“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举行。短短一周,东莞用十余场高层次、高品位、高规格的活动,向外界发出渴求教育人才的“最强声音”。
启动仪式上,东莞市第二批10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公布,这是继2022年遴选出首批10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后,又一批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公布。此外,东莞中小学未来名校长培养方案同步启动,2023年至2025年,共遴选约300名中小学副校长、中层干部等作为培养对象,分期分批进行培养,促进校长人才和后备干部队伍成批成长。
活动中还发布了2023年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招引计划。东莞将面向全国公开引进330名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总量相当于过去三年总和,其中包括中小学校长、副校长10名,博士学历人才21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153名,覆盖高中、中职、初中、小学各学段。
为了加大引才力度,东莞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奖励政策,其中,符合特色人才政策的最高可获得400万元购房补贴和25万元生活补贴,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校长人才、国家级荣誉的教学人才最高可享受200万元补贴。
人才招引计划和优惠、奖励政策的出台,都向外界发出了东莞渴望教育人才的最强音,更向全国优秀的教育人才抛出了橄榄枝。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活动周中的另一大亮点,新成立的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正是扮演着“车头”的角色。
作为东莞市教育局组建的新型教育智库,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名家、高校教授、教科研机构研究员、中小学名校长,以及东莞市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28人组成。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北师大珠海校区副校长郑国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颖民,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原书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宪平等受邀加入。
专家咨询委员会将立足教育改革前沿,关注东莞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发挥科学研究、战略谋划和建言献策的职责职能,为东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政策论证、实践指导等服务,着力打造具有湾区特质和国际化视野的新型高端教育智库、开放式教育决策支持服务平台、高水平教育理论成果转化平台,引领东莞教育研究与改革创新,服务东莞教育现代化实践,促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东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为东莞教育队伍注入“活水”
教师招聘数量和质量创新高
这一年,东莞积极招引高素质好苗子,全年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聘539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短缺专业人才347人。
求才若渴的东莞,在2023年,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一年,不少关心的教育的市民朋友会有这样的感受,东莞又在招老师了,而且待遇很不错哦!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东莞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聘539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短缺专业人才347人,两年累计招引超万人。两年招引的公办教师中,毕业生共4531人,毕业于985、211、“双一流”高校占比38.2%,研究生学历占比67.8%。
正如去年9月刚刚入职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老师周程亮所说,“东莞教育规模宏大,学校总数和在校学生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我毕业后第一站能来到东莞是非常幸运的。”
周老师的幸运不仅仅在于东莞教育规模的宏大,更在于东莞对于新教师的重视和培养体系的成熟。2023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378名新教师在东莞参加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新征程。
在这2378名教师中,硕士研究生1064人、博士生5人,占比约45%;党员教师840人,占比35.3%,新教师人数与整体素质实现“双提升”。作为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专门针对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东莞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导师带教制度,缩短新教师的成长时间,打造教师培训全省样本,兑现了东莞教师招聘“招进来、留得住、培养好”的承诺,擦亮“莞邑良师”品牌。
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
为东莞教育发展育良师,夯基础
这一年,东莞紧抓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育教育名家。认定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育工作者600人;53名教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增量排在全省地级市第一,总量相较去年将近翻一番。
2021年10月19日,东莞教师招聘宣传片《东莞品质教育,你来成就未来》发布。如片名“成就未来”所言,2023年,东莞每一个教师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不断夯实着东莞品质教育的基础,为东莞品质教育的未来而努力。
2023年8月31日,东莞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2023年秋季开学师德第一课,特别制作了“同上一节师德课·我为什么当老师”之“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视频,全市10万教师共同观看。通过倾听视频中三位教师对“廉洁文化”不同的见解以及自身经历的分享,教师们对“廉洁从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达成崇廉拒腐、立德垂范、正己律人、身正令从的共识。
这一年来,东莞继续每月开展“我为什么当老师”大讨论活动。通过每一期不同主题的学习和讨论,激烈着东莞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扎根莞邑大地,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而得益于“莞邑良师”行动计划的开展,去年,东莞认定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育工作者600人;53名教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增量排在全省地级市第一,总量相较去年将近翻一番。
坚持人才为本,着力打造好校长、好教师、好教研员三支队伍是“莞邑良师”行动计划的核心。根据计划,到2025年东莞努力实现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增量、高级职称教师增量比“十三五”翻一番,引进培育一批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
为此,东莞出台了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卓越教师、未来名校长四份培养方案,完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法,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30名教育领军人才、150名教育家型教师、2500名卓越教师和300名未来名校长培养对象,评选550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搭建起与省相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024年,东莞将着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持续锻造“莞邑良师”队伍。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招引高素质好苗子,着力培育教育名家,打造高端教育智库。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教师将会在东莞有更大的发展,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更强劲、更持久的教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