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工作室 | 唱响东莞经济光明论
东莞+ 2024-01-03 16:09:10

星奔川骛,岁聿云暮。

新年开工首日,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向新一年的发展发出“动员令”,集中精力抓经济、拼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国际制造名城的东莞更为不易,少不了被关注、被讨论。

事非经过不知难。东莞的经济如同一艘航行在海上的大船,在“逆风局”中破浪前行。面对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这座城市顶住了重重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有力稳住了经济增长势头,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回首来路,于奋斗中见韧性、活力和力量;放眼未来,我们坚信东莞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艰辛不易中拔节生长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市民游客跨年出游热情高涨。东莞的鸿福商圈、万象汇商圈等车水马“龙”,人如潮涌,热气腾腾,烹制出城市里烟火味道,敲响了新年消费最强音,释放出市场的澎湃活力,映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此同时,东莞日前出台“暖工稳产促消费14条”政策举措,进一步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稳产。

这仅仅是东莞推动经济运行稳步开局,持续营造消费氛围,带动百业兴旺的缩影,也见证着东莞经济的内生动力。

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奋进催征的金鼓,东莞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产业立新柱,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这一年,东莞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重塑发展新优势,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东莞新篇章。

这一年,在华为Mate 60 Pro线下首发式及华为开发者大会的现场,我们向全世界发出“东莞+华为”演绎的创新突破,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精彩故事持续上新。

这一年,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启用运行,经过打板、清关、安检、装船、装机发运等环节,一箱箱“莞货莞品”更快发往全球各地。

这一年,“国家级大礼包”《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花落东莞,第十四届东莞台博会的精彩亮相,“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我们看见东莞走向世界。

这一年,东莞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让龙舟+荔枝CP组合惊艳出圈,努力擦亮“中国潮玩之都”金字招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全力把经济复苏这盆火烧得更旺。

这一年,东莞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五个位”短板,平安建设考评连续五年“优秀”,持续增进千万人口获得感幸福感。

这一年,我们被莞邑大地上的暖意包裹,也记录下那些刷屏的暖心故事:民警请环卫工人进屋避暑,环卫工人离开时打扫卫生;儿女一个打到12345热线的孝心电话,让环卫工人换上“清凉版”工作服……无数温暖瞬间共同成就了“友善东莞”。

这就是坚韧不拔、生机勃勃、活力十足的东莞,有可亲可敬的市民、赓续传承的事业、创新突破的发展,更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背后彰显着东莞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澎湃活力,让人深深感受到拔节生长的力量。

正是这些时光的碎片,拼出了过去一年的全景,构成了东莞人的共同记忆,在艰辛中书写着新时代的横竖撇捺。

强信心增底气 唱响经济光明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内外循环格局又面临重构、疫情疤痕效应还在持续。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东莞受到的冲击最为直接,面临许多困难,例如产业发展逻辑发生改变、城市竞争日趋激烈、改革突破难度也变得更大等等。

从企业和个人来看,很多人觉得生意不像以前那样好做了,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好找了,钱难赚了。常常有人感叹:我们这行,越来越不好干了。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寄语:“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如果客观认识、全面分析,就会看到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完全能够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逐步解决。

当一个行业不好干了,说明其进入了新旧动能迭代期,行业平均利润进入波谷,这本身就是经济学规律在起作用,就像四季轮替,冬天和春天总是交织前行。旧动能不断退化,新动能接续生长,西方不亮东方亮,嗅觉灵敏的人总能抓住新的商业机遇。

改革开放之后,东莞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基础底子厚、门类全,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强,应变工具箱更多,回旋余地更广。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2024年是东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关键一年。面对困难,我们既有清醒,更有信心;直面挑战,我们既有忧患,更有底气。

从大环境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宏观政策将适度加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更有力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国家和省对我市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深化莞港合作等支持逐步落地,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与先行示范区的联动更加紧密。

从东莞情况来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逐步企稳向好,电子信息产业筑底回升,工业用电量稳步上升,国外库存减少带来订单有所回暖,新项目新产能相继释放。

撷取一些数据以见微知著:东莞经济呈现回稳向好势头,2023年1-11月固投增速比全省快0.5个百分点,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制造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突破1000亿元,完成连片土地整备7000多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万家,拥有170万户市场主体;人才增速高于人口增速,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

这一切,给了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信心和充沛底气,以大抓经济的坚决行动和实际成效唱响东莞经济光明论。

2024年东莞经济这样干

2024年东莞经济怎么干?

大会明确做好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造业当家为根本,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东莞经济的光明前景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准确识别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狠抓末端执行、创造性抓好落实。

会议强调,要紧盯“项目、空间、效率”,深入开展“投资年”行动,进一步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加力扩大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抓好“大招商”2.0版行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造项目落地最高效率,优化投融资体制,充分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的活力。

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紧紧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动全社会力量,打好全域铺开整体战、人居环境攻坚战、绿美生态提升战、集体经济升级战、基层治理持久战,不断激发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重塑东莞发展新优势。

要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推进与湾区城市联动发展,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综合服务,加快打造湾区一流城市综合环境,以新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气质吸纳招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优质企业。

要把握新型工业化机遇,统筹推进“立新柱”“抓创新”“促转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

要坚持“贸工消”联动发展,积极参与新发展格局构建,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主动加强产业链供需对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优化完善东莞产业链供应链。

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落实“民生十大工程”,加快补齐“民生五个位”短板,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积极打造更高质量的法治东莞,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日之东莞,东江奔涌浪涛激荡、机器轰鸣马力全开、人民豪迈前景光明。新的一年,愿我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暖、脚下有路,愿我们人生出彩、梦想达成。 

文字:首席记者 李金健 图片:郑家雄 郑志波 陈帆 陈栋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