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受冷空气影响,东莞最低气温跌破10℃,猝不及防进入速冻模式。连日来,东莞各镇街开展寒冬送温暖帮扶慰问活动,为广大困难群众送上暖心防寒物资,把关怀与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大岭山:把冬至萝卜粄送进千家万户
在冬至之际,大岭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农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镇“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总工会、妇联和大岭山图书馆开展冬至萝卜粄制作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捏肉馅、搓面皮、包粄、蒸粄……现场弥漫着暖心的烟火气息,其乐融融、美食飘香。活动期间,市民跟随社工的讲解,通过默契配合,很快一笼笼热气腾腾、软糯鲜香的萝卜粄就出炉了,蒸好后的萝卜粄由志愿者分装打包进提前准备好的餐盒中。
随后,1200个萝卜粄陆续出炉,被分装成三百份,志愿者带着萝卜粄为新业态群体、户外工作者、企业员工等行业代表及老人、妇女儿童、读者等送上暖心美食。
清溪:全域开展街面救助志愿活动
12月21日晚上,清溪镇开展了“寒冬送暖 清爱同在”街面救助志愿活动,志愿者们携带棉被、衣物、杯面、牛奶、蛋糕等救助物资沿街步行,帮助有需要的群众。
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街面救助志愿活动是由清溪镇团委、公共服务办、公安分局、城管分局、慈善基金会、清溪志愿者协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当天晚上,工作人员、志愿者们首先在清溪志愿者协会集中,将救助物资准备妥当,对救助流程进行了说明。随后,大家分成两组出发,沿街步行,发现需要帮助的群众,则向其送上救助物资。据统计,当晚共向13名群众提供了救助物资。
桥头:志愿者带着暖冬物资上门慰问
12月21日,桥头镇公共服务办和双百社工、莞爱志愿者等慰问组一行,到邵岗头村、邓屋村走访慰问。慰问组带着微心愿暖冬物资上门入户,关切询问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物资储备等情况,细心叮嘱他们要注意防寒保暖,保重身体,冬季居家注意用火用气用电安全,若生活中遇到困难,随时都可以联系双百社工或所属村委会。
据悉,本次慰问活动,整合了“民生微心愿”和市捐助站的物资,共为镇内53名有需求的高龄老人和9名非莞籍困难儿童送上了棉衣、棉被、食品等帮扶物资,帮助他们度过低温天气,真正让“暖流”跑赢“寒流”,用“温情”抵御寒冬。
温暖民生“底色”,擦亮幸福“成色”。同样的暖心事也发生在凤岗镇。寒潮期间,凤岗镇各社工点“双百”社工和莞爱志愿者,持续对辖区内的低保户、特困人员、独居老人、流浪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进行帮扶慰问,发放防寒物资,确保他们温暖过冬、健康过冬。
万江:指导农户落实冻害防范措施
近日,万江街道农林水务局联同农技中心加强种植业和水产养殖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迅速组织技术指导组36人次,巡查18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落实冻害防范措施,指导农民做好防风、防低温和防冻工作,抓紧指导农民加固蔬菜大棚等设施,并提醒养殖户及时做好保温设施维修、维护,转移不耐寒水产养殖品种至加固棚架、投饵机等配套设施,最大限度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道滘大罗沙村:开设功能齐全的应急避灾中心
大罗沙应急避灾中心设在村委会旁边的社区卫生中心的三楼。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一个表格: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转移安置。所在位置:社区卫生中心三楼。场所面积:250平方米。可容纳人数:35人。这些极其简单的表格,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救灾信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250平方米的避难场所有5个房间用来应急居住,每个房间有4个床位,简易铁床及床上用品配套完整。室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包括冲凉房、电热水器,烧水壶,暖水瓶、脸盆、毛巾等等。其中1个房间为特殊人群避护室,2个房间为男避护室,2个房间为女避护室。此外,2个应急救援物资室,1个应急医疗救护室,救援物资与医疗救护药品配备齐全。
企石城管:为环卫工送上暖暖姜茶
12月22日-24日,企石城管分局开展“寒潮来袭,东莞城管喊你喝姜茶”主题活动,把城管温暖送到市民群众身边。
据了解,供应姜茶地点分别设在企石镇3座城市服务驿站,供应点挂着“免费供应热姜茶”告示牌,让路过的市民朋友能清晰看到“温暖传递处”。
现场,工作人员为环卫工人送上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并叮嘱他们天气多变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要注意自我保护,确保个人卫生和安全。环卫工人喜笑颜开,边喝边说:“感谢城管送来的姜茶,我们心里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