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解读③|专家畅言:带来多重利好,市民工作、生活的选择性更广、更优
东莞+ 2023-12-22 22:12:28

《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后,“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的话题受到多方关注。

《规划》要求,到2030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东莞有哪些利好?如果你是一名东莞人,未来在都市圈里有望呈现怎样的工作、生活状态?

“深圳都市圈有望推动东莞从产业之城变成产业之城、生活之城、消费之城”“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规划衔接、共同推动、共谋发展”“可以畅想一下,深圳都市圈如果形成,东莞人有望实现一个小时内在深圳都市圈的通勤”……近日,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原副书记、经济学研究员朱名宏,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刘金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言。

▲朱名宏

利好:多重叠加,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出炉,五大都市圈集体亮相,目的是要形成全省的都市圈增长极群落,而深圳都市圈是增长极群落中的重要一环。”刘金山表示。

朱名宏阐述了深圳都市圈出台的意义,“《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是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加速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规划》要求,到2030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有助于提升东莞的城市形象。”刘金山表示,很多人对东莞的印象是“世界工厂”。但是相信在深圳都市圈形成之后,随着交通便利化,人流便利化,生产要素的便利化等多重便利化之下,会使来自全国、全球的人来到东莞、了解东莞,体验东莞。

“我个人理解,对东莞最大的影响是,深圳都市圈形成之后,东莞将逐步从产业之城变成产业之城、生活之城、消费之城。”刘金山表示。

“对于东莞而言,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获得叠加的利好消息,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朱名宏建议。

对于东莞人,未来一旦深圳都市圈形成,将带来怎样的利好?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深圳都市圈真正形成的话,老百姓的出行距离、出行范围将得到扩大,老百姓就业的可选择性会大大增加。如果在深圳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可能在东莞就找到了。此外也有望让东莞市民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公共设施,带来更多生活、工作上的便利。”朱名宏表示。

刘金山也表达了同样的期待,“我们就好像在一个超级大城市里。假如我是一名深圳都市圈的市民,我可能是一名‘城市飞人’,工作在深圳,居住在东莞,也可能在惠州。”

▲刘金山

路径:规划衔接,共同推进,共谋发展

《规划》指出,以同城化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统一市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深圳为主中心、东莞和惠州为副中心、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增长极的“一主两副一极”功能区。

对于深圳都市圈未来的发展路径,朱名宏给出自己的建议,“规划衔接、共同推动、共谋发展。”

朱名宏进一步解释,深圳、东莞、惠州要在规划阶段就互通有无,立足深圳都市圈这一更高站位,打破行政、区域的藩篱,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方面面的落地实施,共谋深圳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

在刘金山看来,深圳都市圈包括深莞惠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但对于东莞而言,不但需要“东进”,紧密地和深圳连接在一起,同时需要“西进”,和广州的产业、生活联系在一起。

“但是,不管是东进还是西进,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交通的便利度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提升交通网络,可以进而实现商业的便利度,人口流动的便利度,进而实现产业链的联系。”刘金山表示。

刘金山进一步建议,东莞应积极争取国家级路网规划落地本市,争取全省的路网建设落地东莞。尤其是城际轨道落地本市建设。“东莞优越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为东莞主动出击提供有利条件。”

文字:资深记者 张华桥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