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作家塞壬作品《无尘车间》获多个奖项
东莞+-长安视窗 2023-12-22 09:54:59

前后耗时80余天,在长安的电子厂、模具厂、首饰厂等流水线和日结工市场打工,长安作家塞壬深入一线,体验做工人的感受,用真实而锋利的文字,记录打工者的一线生活,形成了一部8万多字的《无尘车间》。

■《无尘车间》封面照 长安供图

以打工人的琐碎与微小

让读者感受宏大与真实

近日,2023深圳读书月“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非虚构榜”颁奖典礼在深圳书城举行。颁奖典礼发布了“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名单,《无尘车间》上榜。

这并不是《无尘车间》获得的首个荣誉。12月9日,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无尘车间》中的单篇《日结工》获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非虚构奖。

2021年10月,第四届红棉文学奖揭晓,《无尘车间》中的《无尘车间》单篇获散文类主奖。

■长安作家塞壬近照 受访者供图

《无尘车间》是塞壬的首部打工文学作品,它直面现实生活的文字,拎起一个个现实中的人解剖出来给读者看,在小说的叙事语言中,给人强烈的在场感,让读者通过琐碎与微小,感受宏大与真实。

“我是一名东莞作家。此前我一直在回避打工文学,在2020年的时候,刚好有两个打工文学的作家写了两本书,让我写推荐语,我看了一下,对他们的作品不满意,感觉跟20年前的基调是一样的,还是在诉说苦难。”塞壬认为,打工文学并不是这样,由此,她开始写起了打工文学,写自己看到的有关打工人的一切。

■车间场景

开启全新领域

以非虚构写作记录真实故事

2020年、2021年间,塞壬走进长安的工厂,前后耗时80余天,在电子厂、模具厂、首饰厂等,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真切感受打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后,写下了这部8万多字的《无尘车间》,记录打工者的真实身影——很多人抱怨“996”,他们却关心是否有班可加;他们看重自己的劳动,会为应得的报酬据理力争;在下了班的烧烤摊上,他们也会谈梦想、谈家乡、谈爱情。

“在很多人的眼里,几万元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在我们这个群体里面,50元都很重要,菜里面多了两块肉很重要,早上吃一碗面加一个蛋很重要。”塞壬表示,这80多天的体验,让她发现了社会的复杂性,认清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真实状况。

不定义苦难,不抱怨际遇,抛开上帝视角,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打工者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也展现了他们的价值和贡献,塞壬在《无尘车间》的字里行间述说着:生活本就千百种样子,每一个行业都是平等的,都值得被尊重。

“我们不要去可怜、同情一个工人,他不需要你的同情,他有他的快乐,他挣的每一分是干净的,是理直气壮的,是公开的。我们不要以一种俯视的、有优越感的姿态去看待我们的劳动者,他们是垫在这个城市金字塔底部最坚实的主人。”塞壬说。

在《无尘车间》之前,塞壬一直被大家熟知的是她的散文,两度获《人民文学》年度散文奖,两度获鲁迅文学奖提名奖,获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冰心散文奖、三毛散文奖、琦君散文奖等。《无尘车间》是她向非虚构领域转型的力作。

“这本书是一个非虚构的作品,这对于我来说,是写作领域的一个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获奖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意味着我在另一个领域里有了很好的开始。”塞壬说。

文字:甘劼伟 通讯员 王磊 曾瑞安 图片:长安、受访者供图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