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政府建设峰会|“蓝天保卫战”让东莞“气质”跻身全国优质圈,去年抢回67个优良天
东莞+ 2023-12-07 21:32:03

近日的东莞,蓝天澄净、暖阳高照,大片棕红色的落羽杉格外耀眼,引得市民纷纷出游打卡。这片“东莞蓝”可说是科技含量满满,背后正是“蓝天保卫战”信息化平台——东莞市生态大数据智能监管与数据管理平台,将生态诗意写进了城市治理的数字篇章。

该平台由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建设,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将所有涉气数据汇聚一体的市级信息化平台。“蓝天保卫战”平台入选了2021年东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佳优秀案例,是东莞“一网统管”场景应用的亮眼成绩之一。

据悉,该平台是全国首批将所有涉气数据汇聚一体的市级信息化平台。通过开发大气环境质量监管相关应用,平台整合气象、监测站点、污染源信息、预警预报信息等各类监测监控数据;经过模型分析、数据分析,实现监控数据用得着;同时,加强任务跟踪与达标管控,实现污染防治工作管得住。

去年累计预报污染应急天气136天

“‘蓝天保卫战’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预警和告警,提升污染防治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为执法监管以及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助力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东莞市政数局介绍,去年,东莞市累计预报污染应急天气136天,通过借助联动管控工作机制,提前部署合理的错峰生产措施、区域污染防控等应急措施,抢回优良天67天,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

据介绍,该平台已对接生态环境局内涉气系统15个,另对接气象、住建、交通、电力、水务、工商、城管等7个局委办共8个系统,共利用数据量约近20亿条,增量约为2000万条/天,是全国首批集所有涉气数据于一体的市级信息化系统。该平台工作人员表示,“汇聚海量数据是平台工作的基础条件,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

“目前,东莞已建成全覆盖的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持续推进VOCs走航监测、机动车遥感监测、重型柴油车OBD在线监控、重点VOCs企业、加油站、工地在线监测监控。”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介绍,可以实时开展空气质量评价、道路交通和船舶污染监测、PM2.5组分在线源解析、VOCs在线监测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污染天气过程诊断分析、污染热点在线报警,动态溯源污染成因。围绕监督帮扶工作需求,充分发挥热成像仪、 FID、 PID等VOCs检测仪器的科技支撑作用,大力提升VOCs监管执法能力。

对大气污染实施“点穴式”管控

这样一来,就实现了科学预测预警、精准研判。据介绍,该平台通过精准定位1/3/5公里工业污染源和道路污染源,提供0~7天和0~30天的3*3、9*9、27*27公里多种精度的预警预报,实现镇街一级的环境空气质量预判。同时,结合自研污染扩散模型(如高斯扩散模型——一种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的假定及计算。)等数据模型,精确分析研判重点管控行业和管控因子,结合技术装备,精准定位污染源,实施“点穴式”管控。

“这些数据被市大气办各成员单位共享,各局办、镇街相关人员都应用同一个平台,管理人员直接在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实施调度。”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监测到异常自动在平台生成并下发任务,执法队伍根据任务开展跟踪督察落实;技术支撑专家在线分析指导,形成分工协作、高效运行、快速响应的应急管控体系,保障空气质量。

据了解,自“蓝天保卫战”平台上线以来,“东莞利用蓝天保卫战”平台提供的“情报”,实施大气应急治理超过100次,平台自动监测并下发治理任务3233起,智能分析预测预警空气质量污染事件204起。近年来,全市PM2.5平均浓度逐年下降、连续两年优于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目标。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8,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在第19名,再一次跻身全国前20强。

 

文字:记者 王骁 图片:记者 王骁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