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增强对“双万城市”东莞先进制造业的认知,激发青少年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劳动习惯,同时开发地方特色研学课程,探索东莞工业研学路线与组织模式。12月2日,2023年东莞市“小院士”科学营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动。
“小院士”通过工业研学认识东莞
此次“小院士”科学营以工业研学为主,是我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的创新之举。来自第一届东莞“小院士培养对象”和第二届东莞“小院士培养对象”约40名青少年将分批次前往东莞“先进制造”代表企业开展研学活动,增进对东莞制造业辉煌发展史与工业1.0-4.0的认识。

“当下,许多研学活动注重‘旅’,而非‘研’,缺少课程支撑。”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集团副理事长、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星原介绍,此次活动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方面,这是东莞工业研学的一次全新探索。据悉,本次研学活动时间为12月2日—17日,学员们将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探访鑫源食品、大益茶业、太粮米业、慕思健康等研学点,了解厚街腊肠、蛋卷、月饼、茶叶等制作工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还将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深刻体验科技创新的成果;另一方面,学员们将通过研究报告巩固研学成果。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分小组进行整个研学活动的梳理与感悟,将研学过程的收获做展示、汇报。

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今年3月,我市发布《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深入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深化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加强科学教育品牌建设五大任务共20条举措,打造全市协同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体系,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有关单位,创新开展第二届东莞“小院士峰会”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活动。该活动依托东莞市创客培育中心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活动受到了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田刚院士亲自为小院士科学营颁发营旗。
而此次东莞市“小院士”科学营启动仪式,正是东莞“小院士峰会”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小院士”科学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活动还得到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高星原团队、广东省肖小亮名教师工作室、广东省田德真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杨桂冰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东莞市唐路胜名师工作室的大力支持。

现场,特级教师肖小亮、市初中生物学科带头人罗彩珍、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杨桂冰、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唐路胜、市通用技术教学能手刘翰林等研学导师为30多名科创少年做开题指导、方法指导。